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你可曾从“一米高度”看过城市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2024-04-03 07:00
摘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只是服务于儿童,也能令所有市民和城市本身受益。

近日,《上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践创新案例集2023》正式发布。就在一年前,上海被列入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成为全国首个全域推进的直辖市。

此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人居署发起“儿童友好城市倡议”,关注儿童福祉对健康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等的指标性意义,得到全球响应。

评价城市好坏的标准从来不是跟随潮流或盲目创新,应关注城市中人的切身生活环境和品质的提升,而来自儿童“一米高度”的平视感受,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内容,在相同目标的指引下,各国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优解的实践。“一米高度”,能看见城市生长。

为孩子专设的交通安全课程,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版图片均由视觉中国提供

慕尼黑有座“孩子城”

7—15岁孩子来“上班”

儿童友好城市理念在1996年的联合国第二次人居环境会议决议中被首次提出,会议建议创建安全、包容、符合儿童需求的城市和社区,确保儿童拥有游戏社交的安全场所。2004年,多国代表在伦敦参加第二届“城市儿童大会”并签订了《伦敦宣言》,强调要把儿童的空间需求融入城市和社区的治理中。

目前在德国、芬兰、英国、澳大利亚、越南、巴西等国,已有3000多个城市和社区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友好认证。从实践情况来看,发达国家重点聚焦如何在城市规划、安全、绿色环境以及儿童参与上有效保障儿童权利,发展中国家则侧重于提供健康、营养、教育和儿童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服务。

此外,不同国家的关注焦点也呈现显著的差异。例如,美国更加关注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保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广泛关注儿童的认知和出行,而瑞典、芬兰等国则特别强调绿色空间的增加。

德国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里有一座“孩子城”,是仿照真实的城市设施和社会生活所规划出来的福利性教育项目。根据“城规”,7—15岁的孩子可以来这里“上班”,父母只能作为访客通过“签证”进入城市,进城后也不能干涉孩子们的活动。

维持“孩子城”运转的费用,由市政府和企业赞助。少年儿童全程参与“孩子城”的建设和运行,从中体验社会分工,增强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学会欣赏多元文化,培养对自然及社会的尊重,认识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

除了公园,慕尼黑的其他公共空间也是儿童友好区域。在德国慕尼黑机场,孩子们可以在专门的室外游戏场所玩耍,扮演飞行员,看到停机坪上飞机起降的全景。

德国的实践表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多部门、多机构、多团体共同以跨学科的方式展开,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协调政策和资金投入。

2011年,德国政府批准了一项议案,以法律保护儿童制造噪声的自由。议案将儿童吵闹声归入“自然声”一类,认定6岁以下儿童在幼儿园、游乐场、球场等公共场所发出的喧哗声“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不适用工业和商业噪声的管控法律,因而周围居民不得驱赶儿童或对儿童发出的玩闹声进行投诉。

法律保障之外,组织制度建设也是促进政策落实的关键。1990年,德国埃森市在当地青年和社会事务部门内设立了儿童事务办公室,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定期开展调查、组织协商,并致力于促进儿童和家庭参与相关工作。在经费筹措上,这里创新了活动场所赞助模式——企业和居民可通过购买活动场所的局部土地成为赞助者。目前,全市有超过100个游乐场通过该计划成功获得赞助。

而在经费的使用上,德国创造性地让儿童管理预算,这让儿童对于项目有更深层次的认知。管理机构让儿童自己决定如何使用资金,并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项目。例如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为儿童和青年分配了预算,预算由该镇的青年议会管理。青年议会制定拨款准则、拨款方式并印制申请表和传单等宣传材料。

凡是有意愿组织开展活动或项目的10至21岁的儿童和青年,可以向青年议会申请财政支持。青年议会为资金分配制定了严格的指导方针,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原则选定“通学路”

“步行巴士”领娃放学

在儿童群体融入城市环境的诸多场景之中,学生上下学交通环境作为最常用的户外活动空间,仍面临校前交通拥堵、秩序混乱、街道设计忽视儿童使用感受等问题。提升儿童上下学交通空间品质,控制和剥离交通危害,打造一个能让儿童自在行走、父母放心放手的城市环境,对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具有重要价值。

日本已形成较完善的“通学”机制。

6—12岁儿童在上下学过程中经过的道路,包括学校、社区及其构成的路径空间等,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家较早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安全上学路计划”,立足儿童最常见出行影响因素,从工程、鼓励、教育与强制等4个方面构建综合保障体系。

其中,工程性措施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提升人行道,通过拼接人行道间隔、增设人行道路缘等措施保障儿童步行空间安全;二是提升交叉口,通过安装行人过街专用相位信号灯、增加过街人行横道、设置路面闪烁灯等措施减少人车冲突;三是提升自行车道,通过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增加相关停放设施等措施促进儿童骑车上下学;四是交通稳静化,通过设置减速带、交通环岛等措施控制学校附近区域行车速度,减少机动车交通伤害。

从多年实施的效果看,人行道连续、交通稳静化措施到位的学校周边环境,对提高儿童步行与骑车上下学比例成效更为显著。

1941年日本颁布“国民学校令”,提出“通学路”概念——为保证上学和放学时的道路安全,预先选择确定学生上下学的路径;学校尽量选择危险较少、管理较容易的道路作为“通学路”。21世纪初日本颁布的《全国道路中期规划草案》首次将通学路纳入其中,在政策规划层面保障全国通学路的设置,至今已形成完善的“通学”机制与交通规划,保障全国约80%的小学生独立上下学。

开学前,学校、家长和相关地方执法机构共同为孩子选定一条避开危险因素的通学路线并印在学生手册上,要求学生照此往返家校。通学路的选择原则主要包括三点:一是以社区交通要道为主,二是10—15分钟步行路程,三是确保始终处于可视度良好的环境中。

与此同时,这一体系中的软硬件“配件”也不断完善。例如,设置非机动车专用带消除混行,增加路面彩色铺装或图案隆起带引起注意,设置橡胶杆明确路权,设置可升降挡杆分时管制等。地方政府还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犯罪防范措施,如借助警方、地方团体等社会各界力量,联合在通学路上设立“儿童110之家”,当孩子遇到紧急情况时,可尽快求援。

“步行巴士”领路通学模式也是一大特色。学校将学生按照不同居住区分班编组、就近集合,在老师、家长及志愿者协助下,高年级学生负责带领低年级学生组队放学回家。

美丽“丝带”串联全城

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愿景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创新建设的过程,从“空间可见”的表层友好过渡到“心理支持”和“精神文明”的深层友好,实现童心、童趣与童育的有机结合。

位于丹麦西南部日德兰半岛上的小城比隆是该国最小的城市之一,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和促进别具一格。例如,比隆专门建立了“儿童之都小组”,由9名中小学生代表组成,他们以儿童的视角参与城市相关政策的制定。

20世纪开始,对街区环境以及对儿童成长需求的关注促使各国进行了一系列街区环境改造实践。如荷兰的生活庭院(Woonerf)概念、儿童出行路径(Kindlint)等都是为了保障儿童能在城市中自由而安全地独立移动所设立的。

来自荷兰社会文化规划办公室的统计表明,5—12岁的儿童中,有67%的人每天都在户外玩耍,27%的儿童一周几次在户外玩耍。而游戏的地点58%是在家里的后院,46%在家门前的街道,46%在小区广场或草地,30%在有游乐设施的操场,18%在专门的游乐场地。这一统计显示了儿童更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的家门口、路边展开日常的游戏和社交活动,因而建设儿童友好街区,特别是提升儿童经常使用道路的安全度是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指标。

早在1979年就有学者提出机动车碰撞结果与其速度直接相关,并建立了机动车行驶速度与正面碰撞行人的死亡率的关系曲线——当机动车的时速在30公里以上时,死亡率曲线陡然上升。以此为依据,代尔夫特市政府与荷兰自行车联盟在20世纪90年代实施了一项名为“儿童路权”的项目,用以改善学校周围的交通安全环境,鼓励儿童步行和骑行上学。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严格限制机动车在学校周围及居民区附近的速度,不得高于30公里/小时。

专家认为,若儿童能在城市各处产生更多自发性偶然相遇和集体游戏,对其身体、智力及社会性发展大有益处。

代尔夫特市实施的“儿童安全计划”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儿童出行路径”(也被称为“儿童丝带”)。它的目标是为儿童修建安全而有趣的廊道,其中包含:充足的游玩和移动所需的空间;安全的交叉路口;使儿童可以看清来往车辆,其他人也可以提前看到儿童;连接儿童常去的各个地方。

这一体系中,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同样可以受益。

代尔夫特建立的第一个“儿童出行路径”在福德斯伦街区,它通过安全廊道将街区内2座小学、1个幼儿园、5处活动场地等串联起来。沿着安全廊道,儿童可以步行或骑行到达街区内各个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最初和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儿童参与”。因为儿童的出行习惯与大人不同,相比于笔直的大道,他们倾向选择更有吸引力的地点或者小巷捷径,甚至男孩和女孩的出行习惯也不尽相同。因此,尊重儿童的出行习惯,完成具有针对性的道路改造是关键。

代尔夫特市的做法是,首先询问儿童的意见,请来孩子们用8种不同颜色的线,在街区平面图上标示出他们各自常去的目的地、平时最喜欢走的路径、他们认为危险的地点等。在那以后,规划人员参考市政人员和居民的建议,将整理结果绘制成符合儿童习惯的行走路线,然后着手改建可识别的儿童出行路径。

具体方法是:在预设的路线上,每隔3米铺一块绘有特殊图案的地砖,以此标示行走路线。其中,街区内道路交叉口设置4块并排的蓝色地砖,提醒儿童停下瞭望;斑马线前后均设置宽约2米的减速带并配合警示牌、标识提醒司机注意穿行儿童;部分路面宽度由6米缩窄至4米,减少横穿马路的距离。

这样一条定制的“儿童丝带”,帮助社区建立起一个相对安全的户外整体环境,降低了机动车速度,完善了步行和骑行网络的可达性,从而使儿童特别是7—12岁儿童有机会独自走出家门,进行游戏、社交并处理遇到的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丝带”已在越来越多城市交织绽放。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斯班丹姆布茨社区,儿童出行路径包括1条基本路线,用以连接街区内2所学校与7片大小活动场地与绿地。

在其标志性地砖的设计过程中,多位艺术家热情参与,他们为道路地砖设计了8种不同的动物图案。在交叉口需要孩子们停下观察路况的地方,使用了站立动物的瓷砖作为提醒;在移动路线上,使用的则是跑动的动物图案。这些有趣又醒目的图案不仅提醒儿童,也让其他道路使用者更关注儿童出行路径的存在。

栏目主编:龚丹韵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