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
分享至:
 (1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珍 2024-04-03 06:30
摘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境界。

3月29日下午,“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市社联举行。此次会议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的开题会。项目首席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凯锋研究员主持会议。

课题组认为,“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在“结合论”中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权重,体现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境界。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应当以“两个结合”相贯通为原则,防止出现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立场。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相关议题展开讨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潘世伟教授指出,以“第二个结合”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不仅要厘清两个“结合”之间的结构性关系,避免顾此失彼,而且还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学理化、体系化,将“第二个结合”与社会主义叙事、现代化叙事、民族复兴叙事、人类文明叙事相联系,保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认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应当以基于学习的文明发展叙事,取代西方基于暴力和征服的文明发展叙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全面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的一个重要维度。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吴晓明教授指出,“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在于,通过重新理解传统、发掘传统的积极面向,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中,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向,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强教授认为,“第二个结合”将文化由结合的对象提升为结合的主体,在继承“第一个结合”所要求的文化改造任务、延续该任务导向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自我发展,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方松华研究员认为,古今中西问题是准确理解“第二个结合”内涵的关键所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既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赋能,也离不开主动借鉴西方文明的积极成果,必须在防止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同时,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常务副主编曹泳鑫强调,“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指向在于,巩固、夯实中国人民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纠正文化虚无主义弊病,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杨平指出,“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巩固文化领导权的一次实践行动,而如何建立与之匹配的理论体系、发掘新的文化思想资源,需要学界作出持续努力。

《文化纵横》杂志社常务副主编陶庆梅研究员认为,中国当代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实践基础。相关研究应对此保持关注,搜寻代表性实践案例,并对其过程、特点等作出系统分析。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文化纵横》杂志社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承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协办。

题图来源: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