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大革命失败后,这三位中共中央委员先后牺牲在同一岗位上
分享至:
 (3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斐 2024-04-01 09:28
摘要:用美好青春无畏勇气,书写淬炼伟大建党精神

“三月三,上龙华,看桃花。”在龙华,“桃花”不仅是春天的明媚形象,更是革命者流血牺牲的诗化喻象。与南京雨花台相比,牺牲在龙华的共产党人时间更密集、级别更高。据统计,仅淞沪警备司令部开设军法处的前三个月就分别开庭152次、322次、192次,判决26人、95人、109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组织局主任的罗亦农于1928年4月18日被捕,3天后就被“就地处决”。

龙华是伟大建党精神经历磨砺、完成升华之地——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一度意味着赴死。不少共产党员只需一个登报的脱党声明就能够活下来,甚至享有功名富贵。

1931年七八月间,兼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代部长的中共监察委副主席杨匏安,面对蒋介石的两封亲笔劝降信和三度派来的劝降使者,留下绝笔诗《示狱友》:“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从兹分手别,对视莫潸然。”诗中连用“张俭”“褚渊”一褒一贬两个典故,表达爱憎分明、视死如归之志。

杨匏安还把诗交予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罗绮园保存。据说,罗绮园被捕之后情绪低落。杨匏安诗中的“相期一节全”实为双关语,既以诗言志,也试图教育和挽救同志。但是,这个狱友不久还是叛变了。

龙华的生死抉择,不完全类同于枪林弹雨的冲锋热血,而大多是理性选择。龙华烈士殷夫在《别了,哥哥》的长诗中写道:“在你的一方哟,哥哥/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但你的弟弟现在饥渴/饥渴着的是永久的真理。”

1933年前后,龙华狱友自发结成诗社,创作了100多首诗。其中口口相传的一首《囚歌》写道:“黄饭和枯菜,蚤虱和蚊蝇/瘦得了我们的肉,瘦不了我们的骨……失败是成功之母/胜利已经是在等候/努力吧!前进!勇敢!奋斗!/总有一日,红旗随着红日照遍全球!”

建党精神的形成不同于建党工作、建党理论的完成,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正是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的烈火淬炼、大浪淘沙,建党精神才称得上“伟大”。在龙华的考验,是生与死的考验,是忠诚与背叛的考验,是理想信念与政治立场的考验,是革命道路如何选择、如何探索、如何坚守的考验,是伟大建党精神真正形成的“试金石”。

龙华烈士陵园“英烈墙”。  资料图片

龙华英烈是伟大建党精神人格化的实践者——

龙华英烈很多都留过学,如杨匏安、彭湃、李汉俊等留学日本,蔡和森、赵世炎等赴法勤工俭学,向警予、陈延年、陈乔年、颜昌颐等早年赴法后又赴莫斯科学习。他们较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坚定选择了这一真理,实现了由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第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大革命时期,在正确与错误的革命路线探索中,不少龙华英烈如何孟雄、邓中夏以及林育南、李求实等都受过错误处分,但他们信仰坚定、胸怀坦荡、相信组织、百折不挠,不为挑拨所惑,不被利益所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生命铸就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

第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龙华烈士纪念馆保存着建党先驱俞秀松烈士的一本日记。在1920年7月的一篇日记中,俞秀松写道:“从前我们‘学者’自夸的人,我底父亲、我底朋友,也都以学者期望我的。今年北京一去,总算把这个‘学者的念头’打破了,决意想去做‘社会的革命者’。”如果说自觉接受磨砺、脱去一层旧皮是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那么以这样的自我革命投身“重建社会的工作”就是共产党人的社会革命。大革命时期,彭湃抛舍家业、烧毁田契解放农民,邓中夏、宣中华等与工人同吃住、为工人办补习班……他们自觉接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用行动点亮“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

第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29岁的陈延年、26岁的赵世炎、26岁的陈乔年是大革命失败后先后牺牲在同一岗位上的3位中共中央委员。1927年4月,陈延年在极其危险的情形下“逆行”上海,组建江苏省委。6月26日,江苏省委成立,陈延年被任命为省委书记,但当天下午就被捕。陈延年被捕后,赵世炎挺身代理,但6天后也被捕。延年、世炎先后在龙华就义。陈乔年不惧牺牲,接过哥哥未竟的事业。1928年2月,他在参加省委组织部长会议时被捕,6月血洒龙华。江苏省委在存续的7年半时间里,遭敌人反复破坏,重建、改组达16次之多,牺牲在省委岗位的领导达十余人。但是,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今天,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陈展的257位烈士中,20岁以下的有23位,21岁至40岁的有188位。其中,“龙华二十四烈士”平均年龄为26岁。最年轻的欧阳立安,13岁做党的交通员,16岁入党,17岁就义;工人运动领袖顾正红牺牲时20岁;被称作无产阶级革命先锋的“商务七烈士”,最大的26岁,最小的17岁。他们用美好的青春、无畏的勇气书写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

第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922年,彭湃在广东海丰及附近地区组织农会,发动农民减租运动。农民不明白什么是“农会”,他就把农会叫“贫人党”。农民爱戴他,叫他“湃哥”。“湃哥”后来还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骨干,组织农民武装,创建起中共党史上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海陆丰工农政权。在彭湃等人的努力下,我们党越来越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毛泽东说: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何为具体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创造历史,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民族再次迸发磅礴伟力。

(作者: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党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沈斐)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