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全球率先:中山医院团队前瞻研究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慢阻肺家庭无创通气管理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24-03-22 20:13
摘要:标志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管理进入了精准智慧医疗的新阶段。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白春学教授、宋元林教授联袂清华大学医学院廖洪恩教授于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IF 15.1)在线发表题为“基于物联网的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成果。该成果是全球首例应用物联网技术对使用家庭无创通气慢阻肺患者进行管理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有望让更多患者实现院外延续性管理。

所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又称COPD)全球疾病经济负担中高居第五位,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为13.7%,相当于约1亿人受此病困扰,其中重度至极重度患者近1000万。

专家表示,重度患者中若同时患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病情更易反复发作,需要频繁住院治疗,且病死率较高,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尽管目前对于慢性稳定期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慢阻肺患者推荐使用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但如何实施更恰当随访、远程监测及院外延续性管理等方面,始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团队建立远程物联网呼吸慢病数据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了患者病情信息、每日呼吸机使用数据以及随访情况等关键信息,实现数据实时更新、自动分析处理,生成报告供医疗管理团队查阅。

宋元林介绍,当患者在使用家庭无创通气进行治疗时,如发生治疗时长不足、漏气量过高、呼吸频率过快等异常情况,医疗管理团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数据管理平台监测到,快速给予患者相关干预措施。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任何设备技术问题,可随时拨打咨询热线,由技术服务专员来进行设备维护和耗材更换。

研究提示:经过一年干预管理后物联网无创通气管理组患者较常规无创通气患者在身体功能、呼吸症状、伴随症状和睡眠状况等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结果还表明物联网组较常规组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再入院时间延长;物联网组患者的急性加重再入院率34.3%,相比常规组的56.0%低了21.7%。

业内专家评价,该研究创新地将物联网医学应用于使用家庭无创通气患者的居家疾病管理中,通过构建物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患者相关参数的远程监测通过设置预警指标,研究团队能早期识别潜在风险,并及时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了院外延续性管理。这不仅提高了治疗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患者依从性,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标志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管理进入了精准智慧医疗的新阶段。

宋元林教授、白春学教授、廖洪恩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蒋维芃博士为本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获得了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资助。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