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新质生产力形成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过程,还是一个系统的政治社会过程
分享至:
 (6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魏枫 焦方义 2024-03-06 07:01
摘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极具前瞻性地指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详细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方法路径、重要举措。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是新时代新征程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主阵地」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坚定不移推动生产力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重要出发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摆脱了赶超初期更多关注增长速度、相对忽视增长质量的传统生产力束缚,是数字化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是发展经济学的中国学派,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

从数量型“技术向外模仿”转向质量型“自主技术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促进这一转型的核心,强调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来突破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提升自主自强创新能力。技术进步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和核心驱动力。人类文明历次重要的科技革命,都成功引发了生产力水平的代际变化。比如,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难得机遇,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日前,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2024年开年三大展会,线下首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为生产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图为在现场演示的单平台激光切板机。 海沙尔 摄

但也要看到,相较于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中,科技创新在各生产要素之间、各生产环节之间、各产业之间交叉融合的组织协调作用以及对新型生产要素(如数据、信息)的催化作用,已经超过了其作为一种具体的生产要素对生产环节发挥的作用。只有在全新产业发展形态中,新质生产力的能量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概括来说,尽管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还需要多要素互相协调的系统性过程来实现。这一过程要以产业创新作为有效载体,需要产业形态、组织结构以及社会制度、文化、经济环境等全方位、多角度创新形成的合力与技术进步形成精准匹配,主要体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充分发展上。这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此外,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之间动态合理地配置资源。因此,有必要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作用,以“有效市场”进一步畅通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以“有为政府”加强创新财税激励、实施专利保护以及发挥集中资源办大事优势。相较于以往技术创新往往优先在资源禀赋较好地区实现点的突破不同,新质生产力将更加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而,其实现的科技创新更具有协调性、融合性、共享性等发展特征,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展示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模型。 海沙尔 摄

「多主体」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仅是一个技术过程、经济过程,还是一个系统的政治过程、社会过程。新质生产力的研究,不仅需要深入诸要素的功能、结构、组合方式层面,还需要紧密联系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等展开。只有在“技术—经济”范式与社会调节系统相耦合的条件下,才能够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革命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如果新质生产力和其相应的生产关系之间出现不匹配,就需要通过制度的变革加以调整。无论是制度改革,还是政策变化,只要是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或者是提供更多激励制度、政策,就能够更快地形成新质生产力。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制度、政策因素的重要作用,以免陷入新质生产力由技术决定的单一论陷阱。

一方面,需要企业等微观主体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时主动调整生产结构,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需要政府依靠行政力量驱动,以制度的调整完善作为保障。比如,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和成果导向的评价体系,引导生产资源向创新活动集聚,推动创新资源向高效的市场创新主体集聚,形成政产学研多主体融合创新体系。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可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通过实施企业研发费用抵扣政策,包括各种税收减免、留抵、返还等,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集聚更多的资本、劳动和数据等生产要素进入创新领域。

学生在航空大会上参与航空预备人才海选评测时进行无人机实操。 新华社 发

在此基础上,应优化对创新产业相关领域的专项财政资金支持。针对全国性和区域性项目,可分别由中央财政和省市地方财政予以支持;完善对于重大技术创新的专利保护和奖励机制,支持设立国家实验室、创新平台以及面向前沿领域布局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此外,要坚持开放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创新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实现创新、改革与开放之间的互动与相互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更好利用国际资本、劳动、技术和数据等生产要素,能够加强与国际先进规则和商品市场法律体系的对标,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作者: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魏枫,黑龙江大学生产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焦方义)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