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爱心寒托班“卷”出新花样,这件好事如何“持续办好”?
分享至:
 (13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雪妍 2024-01-31 10:50
摘要:承载这样期待的,又何止一个寒托班呢

一到寒暑假,上班族最关心的就是,谁来照顾孩子?对众多为孩子发愁的家长来说,上海两会期间的这条新闻,值得细读。

1月27日的市政府记者招待会上,提到“为民办实事项目”时,龚正市长表示,对一些需求量大、群众反映好的项目,持续增加设施资源,提升服务能级。他举例,在延续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基础上,今年上海又开办了爱心寒托班,很受欢迎,要把这项事情持续办好。

2014年,上海小学生爱心暑托班首次开办,开班221个,有1.6万余名小学生参加。到了2023年暑假,全市共开设579个办班点,服务小学生6万余人次。10年来,暑托班累计办班3504个,服务小学生34万人次。今年首次开办的爱心寒托班,共设办班点229个,服务小学生1万余人次。

10年间,暑托班办班数增加了两倍多,学生数也多了近三倍,为更多家庭解决了照护难题。与此同时,每年暑托班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委办局、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都在不断加入办班队伍,各区挖掘属地资源,不断丰富活动和课程。从最初的围棋、舞蹈、武术课程,到今年寒托班已经与时俱进地增加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等前沿科普,不仅家长乐见,学生也很欢迎。

但这些年来,“一位难求”的问题始终存在,家长们每次报名都要靠“抢”。据报道,2014年首次开班时,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6月14日上午7点起接受报名登记,前80位有名额。6点半时门口已经有上百位家长排队,有一家人为了报上名,从13日开始,接力排了23小时。而十年后的今天,寒托班开始线上报名时,家长们仍要数秒等待,名额依然是“秒光”。

从现有的供给和需求情况看,“供不应求”是必然的。多年来,低龄子女托育问题引发的关切乃至焦虑始终不减。这件“小事”也被列为重要的民生实事。民生实事要“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往往需要持久的努力,也需要多方一起合力破题。 

首先,精准对接需求十分重要。具体到每项措施的谋划和落地,都需要反复考量和实践。以小学生下午3点半后的看护问题为例,上海开创“课后延时”服务之初,将晚托服务延长至下午5时,但很多家长反映接送仍有困难,于是这一时间被延长至6时,并细化成“三段”:3点半至4点,以开展特色活动为主;4点至5点,根据学生需求,提升兴趣特长;5点至6点,进行阅读、休闲,等待家长到来。

晚托服务从“有没有看护”到“看护得好不好”,是一步步满足精细化需求的过程。寒暑托班也一样,每年数量的扩容,是在解决“量”的基本需求,而活动的不断丰富,则是在满足对“质”的要求。

同时,要做到“幼有善育”,需要家校社三方的共同努力。政府除了托底,更要引导和平衡各方力量,做好对接、引导布局。一方面,寒暑托班要持续增加设施资源,提升服务能级,一方面,完全可以引入更多社会力量,特别是调动企事业单位的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税收等政策杠杆,鼓励更多机构来参与办班,丰富民生供给,也能更好配置资源。

上海市总工会近日发布了“你希望单位帮你‘带娃’吗”微调查,收到了近5000份调查数据。在“你对单位提供托育服务有期待吗”问题中,85%以上职工表示“非常需要,双职工家庭举双手赞同”。去年12月1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要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单位自建、家庭照护”的多渠道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深入探索公建民营模式,鼓励支持大型企事业单位自主解决职工育儿困难,复制推广“上班带娃两不误”模式,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元的托育服务选择。现在,已有不少企事业单位尝试种种类似“寒暑托班”的模式,为职工分忧。这些都是政府办班的有力补充,今后不妨更好推广。

“孩子的事”,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城市未来。某种程度上,能否办好“孩子的事”,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温度和治理效度。寒托班有了一个来之不易的开端,人们期待其未来不断精益求精、持续升级,期待用更多的创新来创造更优的供给。而承载这样期待的,又何止一个寒托班呢?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