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从全世界一万多座城市里辨识上海,为什么少不了这串“密钥”?
分享至:
 (71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杰 周程祎 2024-01-27 06:00
摘要:没有独特的文化,算不上是国际大都市;没有国际影响力,也谈不上是文化大都市。

问,全世界一共有多少座城市?似乎很难回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数据库给出的答案是:13861个。这还是在三年前。现在这个数字还在上升。

再问,如何从中辨认出一座城市?人口土地要素、经济发展指标、产业结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诸如此类的实感维度,若取其一,皆未必准。因为大概率都能找到相似的面孔。

得往源头找找答案。

先秦古人在《周易》中记录下对世界的体认:“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两千余年后的今天,这充满形而上色彩的哲学,竟激荡起颇具现实感的回响——当“天下大同”常常被窄化为“千篇一律”的时候,只有透过积累世之功而成的人文底蕴,才能精准定位、描摹、讲述一座伟大城市内在的面貌与品格。

上海,正是一座如此被全世界注视的人文之城。

此地,考古约六千年,开埠一百多年。其间,人文约两千年。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此融汇集聚、交流互鉴,生发出独属于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夺目色彩。

国际文化大都市,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不妨把时针拨回到2024年的第一天。

上午8时,一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前举行,在家长带领下来到现场的小朋友们,在新年的曙光中,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

7个多小时前,几位身着传统汉服的年轻人刚刚走出上海博物馆,他们讨论着唐寅的《秋风纨扇图》,更对在博物馆里跨年感到新奇;

前一晚,在上海音乐厅参加跨年音乐会的市民,在家门口听到维也纳人带来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收到邀请的,有社区阿姨,也有外卖骑手……

昨夜今晨,东方神韵与国际风范在此地交汇,给人以琳琅满目的文化体验。而这只是上海无数个日子中的一天。就如这里既能响起“永不消逝的电波”,也可以“不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早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日常图景之中。

今天谈种种文化现象,当然不可能只着眼于文化本身。古人用“意在言外”形容一种文学创作中的幽微境界,认为只有表征出这种特色,审美意境才算达臻“妙者”。某种意义上,文化也是如此,看似落脚于“文”,实则意在于“化”。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才能够“化”人,才能经久不衰。

近年来,文化已成为城市引流的重要端口。过去一年,上海商旅文联动频频,各类促消费活动此起彼伏,由此带来的展览演出、文创销售等,刷新多项纪录。可见,看似无形的文化,实则承载着城市发展使命。而上海的文化潜力,或许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深厚——数据显示,在上海,文化展览拉动城市综合消费超1:15,远高于国际惯例的1:6。

人文与经济交融,这是底蕴深厚的城市才有的优势。毕竟,有了好故事,才会有各种故事的讲法,才有人愿意为故事埋单。

当然,这座人文之城的文化观,早已超越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们需要站到更本质的维度去看待文化,需要有一种兼顾历史与当下的宏阔视野。

人文,不仅诉说着城市从哪来,更昭示着城市将往哪去。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之所以仍将是上海,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独特精神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炼概括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寥寥数语,道尽上海一以贯之的人文走向,更是远方的人们辨识上海的精神密钥。

时代激荡,作为“大码头”的上海,总是人来人往。与这座城同频共振的人心里知道,城市精神品格,才是看不见的主角。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底蕴是需要“攒”的。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上海的城市精神品格,早已深深融入基因和血脉。它高度凝练宏观,却又在城市各微观层面触手可感,并随着时代变迁与时俱进,持续为城市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当上海望向更辽阔的世界,它化为通畅无碍、多元竞争、自律法治的精神;当上海探寻更幽微的科学,它化为崇尚创新、至真至善、精进无疆的勇气;当上海追求更卓越的文化,它化为尊重差异、润物无声、凝心聚力的力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文化的魅力恰在于此,它看似柔软,实则牢牢托举着整座城市。上海的城市精神品格,正是其软实力的坚实内核。

举个未必完全切题的例子。从《海上花列传》到《长恨歌》再到《繁花》,上海小说渊源可溯,自成一脉。有人看后觉得语句细碎,难以通读。其实,这恰是上海人文性的重要一部分。

在城市治理中,这种对细小处的在意和执着,化为了精细化管理的思维和手段,为城市稳定、有序的运行保驾护航。如此,才有了“霓虹养眼,骨碌碌转光珠,软红十丈,万花如海”。

但,再繁盛的花海,只要把视角拉远拉高,就缩成了地图上毫不起眼的一点。一枝独秀不是春,文化绝非自己与自己玩的游戏,只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永葆生命力。

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风气之先。荟萃人文在此驾船出海,走向更辽远的世界,激荡出涛涛无数。

一座城,因之与千万座城相连,碰撞出更多奇妙的火花。正如上海的很多食物,中外融合的做法,反倒成就意外美味。

文化是一种更高维度的链接。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共识是:没有独特的文化,算不上是国际大都市;没有国际影响力,也谈不上是文化大都市。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本就是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性城市。如果说,以往谈“链接”,主要集中在经济等硬实力要素层面,今后,人文要素的链接将变得更加重要且深远。所谓城市竞争力,也越来越体现为城市向全世界叙事的能力。

这件事,需要久久为功。上海正在持续交出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曾强调,要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上海来说,这是增强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今天,上海正在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这座城市有底气,有信心。

今后,上海将以更自信的身姿,打造享有世界美誉度的文化地标和品牌,更好展示独属于这里的魅力,更好讲述独属于这里的故事。

城市千万,蓦然回首,仍见上海,灯火锦绣。

栏目主编:朱珉迕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