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姚安县:产业兴,群众富,映日“荷城”别样红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俞宏浩 2024-01-21 08:00
摘要:沪滇协作创新机制模式,深挖当地潜能,全力绘就乡村美、产业兴、群众富的幸福新图景。

“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山川秀美,千年历史的积淀,将姚安培育成“花灯之乡”“梅葛故里”“文献名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盘活姚安县丰富的产业、人文历史资源?沪滇协作立足区位优势,紧密围绕姚安县确定的“花卉、肉牛、蔬菜”农业产业和新能源储能产业发展方向,创新机制模式,深挖当地潜能,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全力绘就乡村美、产业兴、群众富的幸福新图景。

筑巢引凤,美丽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2023年11月中旬,强冷空气影响姚安县。站在田埂之间,穿着羽绒服都能冻得瑟瑟发抖。

但在姚安县沪滇协作花卉产业园的厂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智能水肥系统,让调配好的营养液精准流向无土栽培基质中。在加温控湿系统的自动调控下,27℃温度和70%湿度舒适惬意,朵朵玫瑰花肆意吸收着养分。

再过不久,它们就要被送往北京、上海、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为远方的朋友送去“姚安祝福”。

“‘世界花卉看云南,云南好花在姚安’。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正在发生着的事实。”云南花当家园艺有限公司(简称“花当家”)执行董事、总经理刘元胜说。

2018年,在沪滇协作的牵线搭桥下,他初抵姚安县,感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惊讶于当地花卉产业“几乎如同一张白纸”。经过研究,他发现姚安出产的玫瑰花花头大、枝条长、瓶插期时间长,品质极佳。

“当时,我的脑子里立刻蹦出来4个字:‘后发优势’。我要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带到这里,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刘元胜说。

彼时,姚安县也在抢抓云南花卉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机遇,打造特色发展集群。为此,沪滇协作通过注入资源、建好项目、引进企业、带动产业、形成园区的产业协作模式,帮助姚安花卉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跨越发展。

“姚安县沪滇协作花卉产业园”为例,沪滇协作连续两年投入资金支持该项目建设,推动“花当家”“宇锦”“嘉橙”等花卉企业落户。此后,沪滇协作瞄准花卉全产业链布局,形成花卉产业园统一规划建设,持续助力姚安建设国际花卉农特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等,用鲜花铺就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沪滇协作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营商氛围。我们在这里很踏实、很放心、很有底气。”刘元胜说。

半年前,听说村子附近来了家大公司,还建成了花卉产业园,旧城村村民张美琴前来“花当家”应聘,入职后担任包装工。戴上手套、挑拣鲜花、切除多余枝条、5枝一排放齐、装入双层纸板固定,再将包装好的鲜花插入水桶中保湿……这些动作每天都要重复上千次,她却乐在其中。

“这里包吃包住,不用晒太阳,还能闻花香,我特别喜欢这份工作。”张美琴说,她拿的是计件工资,“一个月只要好好干,至少可以赚4000元”,鲜花量少的时候,她也会在这里打零工,“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粉荔枝’容易得灰霉病,需要注意顶籽期、盛花期、采收后的防治;蚜虫爱吃‘朱丽叶’,需要在旺长期及时处理,否则叶片会皱缩、卷曲、畸形,影响品质……”

今年大学刚毕业的昭通姑娘姜珊,因为对鲜花的热爱慕名而来。现在,她已经是一名合格的管理员,还主动在“花当家”设置的试验田里做起了研究,观察冬季玫瑰的生长习性,“想要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新品种玫瑰”。

“产业园里,我们提出了‘嘉定姚安,美美与共’理念。”姚安县委常委、副县长,上海援滇干部李效武说,截至目前,沪滇协作花卉产业园全年鲜切花产量可达2900万支,产值3500万元以上,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80人,实现务工收入307万元。

“希望以花为媒,各民族美美与共;希望嘉定的‘鲜花小镇’和花卉产业可以和姚安遥相呼应、美美与共;希望上海与云南、嘉定和姚安始终可以双向奔赴、美美与共。”

“山坝牵手”,以工促农形成共富模式

蔬菜丰收了,软籽石榴熟了。

一双双勤劳的手将它们轻轻摘下,温柔地放进菜箱、果篮。

乘上小车,伴随着发动机阵阵喜悦的轰鸣,它们来到了位于姚安县光禄镇草海片区的沪滇协作工业产业园。不长的主干道两旁,一厂接一厂,一环扣一环。经预选分级,有的穿上了珍珠棉网后被放入了泡沫防震箱,再经冷链配送至千家万户;有的鲜榨成汁,摆进商超卖场……

“一条龙丝滑服务”,同样得益于沪滇协作“五个一”产业协作模式的谋篇布局。如果说单一分散的项目投资是“撒胡椒面”,姚安县则选择“握指成拳”,将沪滇协作投入建设的有机蔬菜基地、绿色农产品加工厂房、冷库仓储中心、冷链物流基地配套包装厂等在工业产业园连点成片,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些项目围绕蔬菜、水果做好配套,形成产业上的互动和产品上的互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沪滇协作工业产业园还根据姚安县“新能源+储能”产业集群布局,引进新能源储能重点企业,投资建设年产2GWh储能装备制造基地,生产大型集装箱式锂电池,并吸引多个配套企业落户,完善了从设备、包装到组装的储能产业链。

坝区产业发展兴旺,周边山区也因此获益。

“过去,我们把产业建在村里。尽管收益归本村所有,但可用土地面积有限,项目小、散、弱,且相邻的几个村产业同质化严重,生命力不强。”李效武说。

为了实现协同发展,沪滇协作创新推出了“基地建在坝区、分红流向山区”的“飞地经济”产业帮扶模式,按照“政府投资建基地,企业租赁抓经营,农户多重得效益”,以5年为一个阶段收取租金,后由当地政府进行统筹分配,联结各乡镇村集体经济,并开发护林、护河、保洁、环卫等公益性岗位,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通过就业获得增收。

正是得益于“山坝牵手”的产业帮扶模式,2023年,姚安县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重点监测对象,采用“产业项目收益帮扶+社会帮扶”的方式,创新设立乡村振兴防贫救助基金,以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收益资金为基础、社会各界共同捐资为补充,明确专人专账管理,并建立“七个流程”层层监督把关、层层审查公示,真正做到“全程跟踪、服务到家、应帮尽帮”。

截至当年9月,姚安县共精准救助监测对象235户348人,救助金额114.12万元。前三季度,全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34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0.52%。

栏目主编:周文吉
专题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