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上海已是最安全城市之一,为何仍要强调安全管理需对标“全球最好”?
分享至:
 (8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闲乐 2023-12-20 06:30
摘要:守好安全防线,是建设人民城市的应有之义

作为一座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安全始终是上海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不久前,他考察上海时指出,要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刚刚召开的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强调,要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隐患排查整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城市高效顺畅运行。可以这么说,守好安全防线,是建设人民城市的应有之义。

在人们的印象里,上海是一座安全感很高的城市,在全球最安全城市排行中也能名列前茅。这是多方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上海在城市安全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今年入冬以来,上海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起火灾,起火地点既有居民住房,也有企业生产区域,这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火灾一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二没有导致巨额财产损失,只不过是些“小事故”。但如果换一个视角,上海要打造“五个中心”、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们对这座城市有更高的期待,意味着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都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安全管理概莫能外。

能否做好安全工作,是对城市综合能力的检验。预警系统是否完善?救援力量是否充足、反应是否及时?应急预案是否有效?这些都是支撑城市运转的重要设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全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果一座城市给人留下了不安全的印象,企业会愿意在这里长期投资吗,高水平人才会愿意来此定居发展吗?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我们的管理者除了提升救灾能力,还必须把功夫花在平时,用好大数据、“一网统管”平台等现代化工具,做好防灾工作。

这无疑是对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既不能对生产企业放任自流,也不能随意让企业停产停工;既要有效掌握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又不能过于频繁地上门检查干扰其正常经营。这确实非常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但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应有之义。目标远大的上海,更应该拿出这样的觉悟和担当。

当然,安全问题不是一家之事。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经营主体、每一位市民都需要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容不得丝毫侥幸。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10月,在引起火灾事故的各类原因中,电气火灾占比最高。就在几天前,黄浦区马当路一居民楼就因电气故障引发火情。还有些居民仍然贪图方便,违规将电动车带入家中充电,造成严重后果。

民航界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启示我们,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

栏目主编:朱珉迕 题图来源:孟雨涵 摄影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