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一个愿望,落在这座四百年古村落里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燕 2023-12-09 11:59
摘要:建筑古朴,石阶蜿蜒,柿子树灿烂地亮出秋的果实,鸟儿还是那么无忧地飞来飞去,宛如一幅静谧山居图

徽州多古村落。我们要去的那个名叫沧山源,当地人也叫它燕窝村,因俯瞰整个村子像只巨型燕窝而得名。

顺着蜿蜒的山路,我们一路往上。进村的路,绕了好几个弯。路上那些一米多长半米多宽的石块,有古时官道的规模。它们拼砌在一起,一块咬着一块,不知承受过多少进进出出的脚步。一望而知的沧桑。

起伏的山路在天地间划出悠然的弧度,转过山绕过水给了行人太多的遐思。深秋时节,层层叠叠的茶树已开始孕育来年的青碧,菊花地已被收获过,稀稀拉拉地留下几朵,它们在向阳的坡上,迎着秋风,天真烂漫地闪着金黄。

徽州古村落

偶遇半山腰的凉亭,简陋得没有一根木头是多余的,就那样简简单单地立着,像留传千年的谚语。我们停下来,歇歇脚。目光所及,皆是美景。亭子的门正对着山路,两边各有两扇窗,分别对着山里和山外。

山路绵延,终于将我们带到沧山源。村头立着的两株老樟树,枝繁叶茂,像极了慈祥的老人,默默守护着这个有着四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据说,为开发旅游业,村民相继搬离了这个世代居住的村子。旅游开发中断后,这里失去了昔日人来人往的烟火气,已经下山的村民也只在采茶季或农忙季才回来住。

不远处立着一座凉亭,名为孝子亭,是宣统三年重修的。此亭简朴小巧,极具韵味。亭内有一座古石碑,当地人称它“孝子碑”。石碑上用工整的楷书记载着古时沧山源一位孝子的故事。

镌刻在石头上的古老故事,还能隐约叩动今人的心扉。而村子里一幢幢老式徽派房屋都铁将军把门,我们已无法叩门而入。整个村子安静极了。整座山、整座村子都沉默不语,被秋日暖阳静静包裹着,好像浑然一体了。倒是那些鸟儿的鸣叫,欲发欢畅。

这个村子中的房屋依山而建,白墙黑瓦,鳞次栉比。从那保存完好的石雕和墙边放置的陶土缸,可以推想这里原有的热闹和兴旺。现在只有房前屋后的杂草长得热热闹闹,一条条高低错落的小路,如同秋叶上的脉络连通着家家户户,让这座村子有了生气。

踩在青石板路上,穿过一条条巷道,经过那些满是岁月沧桑的房屋,我们的步履竟不由地“厚重”起来。那是,因为沾染了这古老村路上岁月的力量吗?

徽派建筑是很适合与历史、与岁月共处的一种建筑形态,就像我们眼前沧山源中的老建筑,它们高低错落,斑驳古朴,安详伫立。它们被大山环抱着,历经几百年风雨,惯于迎来朝阳送走落日,早已忘却了时间,也不在意了热闹或寂寥。

其实,小小的沧山源也称得上“名垂史册”,因为近代出了经学大师吴承仕。但若论沧山源的源起,则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昌溪村人吴学伊看中了沧山源这块山岗谷地,因其形似燕窝。老百姓认为,燕子恋旧,只要在谁家屋梁上垒窝了,就不问其家贫富与否,会世世代代在其家垒窝,繁衍后代。吴学伊在沧山源建立的第一幢居宅,就叫“燕窝山庄”。

四百年的时间过去了,沧山源依然静默地矗立在大山间,建筑古朴,石阶蜿蜒,柿子树灿烂地亮出秋的果实,鸟儿还是那么无忧地飞来飞去,宛如一幅静谧山居图。

“燕子恋旧,只要在谁家屋梁上垒窝了,就不问其家贫富与否,会世世代代在其家垒窝,繁衍后代”,但愿最初落进沧山源的这个美好愿望,给这个古老村落带来新的图景。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黄玮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