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来自草原和大山的“好味道”如约而至,一起来这场展销会打卡品尝吧!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梁菁 2023-07-18 12:14
摘要:7月20日至23日,第六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一首腾格尔的《天堂》描绘出内蒙古大地的绝美画卷。13亿亩天然草场,4亿亩茫茫林海,上千条河流和湖泊……内蒙古的美是浸润时空的多彩之美。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民族融合、风光各异,构成了内蒙古大地的绚丽灿烂。

而另一个拥有“多彩”美誉的地方,便是地处中国西南内陆腹地的贵州省。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贵州神奇的自然山水,一首“侗族大歌”唱出了贵州人最纯朴的“烟火气”。

独特的生态环境滋养出贵州和内蒙古各具特色的珍馐美味,在即将揭幕的第六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贵州和内蒙古也将带着当地的特色好物如约而至,来丰富上海市民的“餐桌子”“果盘子”。

”“山海情 拓宽黔货出山路

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由上海对口帮扶贵州遵义,由此,沪黔两地结下了7年对口帮扶的深厚情谊。这份情谊,就像阳光照耀在一颗颗金黄刺梨果上,亦如清泉浇灌在连绵不绝的茶海里。

时值盛夏,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的40万亩刺梨渐次开花,盛开的刺梨花不仅成为靓丽的乡村美景,更开出了产业增收致富的美丽“前景”。

刺梨是贵州特有的天然植物资源,果实扁圆,外多芒刺,味甘微涩,营养丰富。研究表明,每100克刺梨果肉富含维生素C高达2300多毫克,是苹果的500倍、柑橘的50倍、猕猴桃的10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维C之王”。同时,刺梨果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维P含量也远远高于其他水果,因此又被誉为“三王圣果”。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贵州省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开展刺梨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刺梨产品的省份。目前,刺梨在贵州省内的种植面积达210万亩,2022年实现鲜果产量30万吨,小小金果已成为农民手中的“致富果”。

过去,刺梨产品也曾面临开发能力较弱、产品单一等难题,如今,贵州不断引进广药集团、国药集团、娃哈哈、好彩头等优强企业,带动提升刺梨深加工能力,打造出拳头产品、超级单品。以广药集团为例,2018年,广药集团王老吉公司通过品牌的科技赋能和渠道优势,研发出以刺梨为原料的天然高维C饮料“刺宁吉”。产品一经推出,销售量一年即破亿,三年破10亿,刺梨产品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2022年底,“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上海站产销对接会顺利举行,依托上海大市场大流通优势,贵州持续输出“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帮助重点企业拓展省外市场,让刺梨特色产品走出大山、走进上海的千家万户。

除了金果果刺梨,在本届展销会上还能品尝到来自贵州的“湄潭翠芽”“遵义红”等名茶。

提起茶叶,不少茶客的第一反应是西湖龙井、信阳毛峰等名茶,鲜有人知贵州茶叶。事实上,贵州是茶树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茶在云中长,云在茶中飘。高海拔、低纬度、日照少的气候条件,使得茶叶中营养物质充分积累,孕育出贵州茶鲜香浓醇的滋味。

遵义市湄潭县地处大娄山南麓,极适合茶树生长,被称作“贵州茶业第一县”。在这里,4万多亩茶园是当地标志性景观之一。湄潭县自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生态茶产业得到迅猛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措施,湄潭县整合整顿当地茶产业,打造“湄潭翠芽”“遵义红”两大品牌,合力推动茶产业蓬勃发展。在上海援黔干部与当地政府的努力下,“湄潭翠芽”“遵义红(茶)”于2017年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与此同时,贵州茶“干净、生态、安全”的良好口碑也赢得了海内外市场认可。“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对产业的坚守。为打造干净茶,贵州茶产业从源头开始构建质量安全管控体系,注重茶山管护。“双手采茶”是贵州美丽茶山的标配。这种采茶方式的普及,能倒逼各地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树鲜叶下树率,优化茶产品结构,促进产业链条转型升级。

大自然馈赠的内蒙古味道

说起羊肉,就不得不提拥有“羊肉之都”美誉的内蒙古。曾有人打趣道,内蒙古人要用冰柜来装“秋天的第一只羊”。逢年过节买整羊回家,平日里囤着羊肉,是内蒙古人最踏实的习惯。

内蒙古是全国产羊量第一的羊肉大区,这里纵贯北纬39度至49度黄金畜牧带,拥有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上千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更有几百种天然中草药,是肉羊的天然食材。

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养羊智慧也成就了内蒙古羊肉的一流品质。据介绍,内蒙古肉羊的主要品种已经有几千年的选育历史,从牧民民间自发地选育,到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培育新品种,再到独特的放牧方式,美味的生成凝聚着草原人民的智慧。  

春天,牧民把羊群赶到低洼之处寻食嫩草,给肉羊“抓水膘”。一般刚刚返青的牧草,蛋白质含量很高,且容易消化,有利于肉羊肌腱组织的发育。为了照顾经冬后体弱的“乏羊”,放牧要顶风出顺风归。秋天来临,又是“抓油膘”的时节。牧民会选择牧草结籽的草场,并尽量延长放牧时间,稳游慢赶,这是肉羊脂肪沉积的关键环节。这种智慧在牧民世世代代的传承中熠熠生辉,也在现代化技术手段里艳光四射。

在内蒙古某肉业企业的生产车间,所有在一楼宰杀后的羊倒悬在现代化的屠宰线上被输送到二楼,工人井然有序地完成去头蹄、剥皮、开膛、宰后消毒、检疫等几十道工序,经24小时低温排酸,这些个头均匀又清洁的胴体被送往分割线。在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企业严格把控饲养的每一环节,每只羊都有专属身份号码、专职“保姆”和家庭防疫员,通过信息化让羊肉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确保消费者吃得放心。正是久经考验的传统方式与升级迭代的养殖科技完美结合,才铸就出别具风味的内蒙古羊肉。

除了让人垂涎欲滴的内蒙古羊肉,来自内蒙古的牛奶也是上海市民餐桌上的必备品。

在内蒙古,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是当仁不让的优质奶源地,可如今,沙漠也能成为奶源地,源源不断地产好奶。

乌兰布和沙漠因寸草不生,黄沙漫天,势如红牛,得名“乌兰布和”,是蒙语中“红色的公牛”的意思,也是大多数人对这片沙漠的印象。2009年,蒙牛旗下牧业企业组织了一批地质学者、技术专业人员走进乌兰布和沙漠,经过勘探,他们发现地处东经106°09′—106°57′,北纬39°16′—40°57′之间的乌兰布和位于黄金奶源带,年日照时长33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1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没有工业区,是天然无污染病毒隔离带,适宜发展畜牧业。

为了让沙漠拥有“沙产业”,养好牛、产好奶,实现畜牧业有机循环,蒙牛组织了400人的团队,深入腹地,从基础设施开始,一铲一锹亲手攻克有机饲草种植难关。而后,蒙牛的“特仑苏有机奶”便诞生于这片沙漠有机牧场。

在这片有机的“绿色银行”上,蒙牛将“有机环境、有机种植、有机养殖、有机加工、有机产品”高效融合,在沙漠上建立了“草—畜—肥—田—草”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成功构筑了无可挑剔的沙漠“有机链条”,产出有机好牛奶。在有机加工上,蒙牛引进全球最先进的生产体系,严格遵循有机奶的加工流程,并且每包产品都印有由国家认监委授予的有机追溯码,一键扫码,就可回溯“一杯有机牛奶的诞生之旅”。

7月20日至23日,更多来自草原和大山的“好味道”将如约而至第六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诚邀您一同来到现场,感受来自贵州和内蒙古的别样魅力!

栏目主编:周文吉 文字编辑:陈敏 题图来源:蔡霖青设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