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奕住堂”,不是“奕柱堂”——复旦最古老典雅的建筑,是谁捐建的?
分享至:
 (9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读史老张 2023-08-17 07:36
摘要: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内有一幢老建筑,名为“奕住堂”(现为校史馆)——这是复旦迄今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

“剃头住”,曾经一贫如洗

“奕住堂”的建造经费,来源于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黄奕住先生。


黄奕住

黄奕住(1868年-1945年),福建南安人,1868年12月7日出生,祖上世代务农,父亲一辈子耕作,母亲替人纺纱,家里一贫如洗。黄奕住是家中长子,五六岁时就被父亲送去私塾读书,后因付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家,帮父亲种田。为了贴补家用,黄奕住12岁起跟着伯父学剃头。3年后,他自己挑着担子走村串乡为人剃头,受尽歧视和欺凌。

1885年春,黄奕住随亲友赴南洋。关于他赴南洋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某日,黄奕住为一豪绅剃头,在修容时,该豪绅突然咳嗽,黄奕住冷不防,手中剃刀落下,割伤其额角,豪绅顿时大发雷霆、呵斥痛骂,扬言日后再找他算账。黄奕住惹不起他,又怕父母受连累,决定赴南洋避祸。家里没钱为他买船票,父母卖了祖传的一丘田,得价36个银元,助他漂洋出海。他乘的船,是长他两岁的黄仲涵的木帆船,船票费可以欠付——30年后,黄奕住和黄仲涵都成为印尼“糖王”。

经过颠簸和漂泊,黄奕住经新加坡、棉兰等地,落脚于荷属殖民地爪哇岛(今属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市。起初,他人地生疏,言语不通,生活非常艰辛。白天,他挑着剃头担子,到码头上找华工剃头;夜晚,只能宿在妈祖庙内。到了第二年春,他攒下的一年工钱,只够偿还欠付的船票费。

两年后,黄奕住已粗通方言,和当地华侨、华工熟络起来,大家都叫他“剃头住”。有一天,老华侨魏嘉寿对他说:“像你这样做剃头匠,贫苦的日子恐怕永远不会到头,何不做点小生意呢?”他一听,立刻表示愿意改行。魏嘉寿告诉他,可以改做小贩试试,并借给他5盾(荷币)作为本钱。黄奕住接过钱后,即把剃头工具用破布一裹,扔进了大海。

从此,黄奕住作别剃头匠生涯,成了挑担小贩。最先,他深入乡村和土著部落,贩卖杂货、咖啡和糕点。1891年,他开了个“日兴杂货店”。不久,杂货店又变成了批零兼营的“日兴商行”,生意做得非常顺手。1897年,黄奕住已拥资近百万盾,先后在中、西、东部爪哇设立了“日兴商行分行”,并成立了“日兴股份有限公司”。后来,黄奕住利用当地盛产蔗糖的条件,开始经营蔗糖贸易。到1913年,他的资产已达到300至500万盾之间,跻身印尼“四大糖王”之列(另三位是黄仲涵、郭春秧和张永福)。

“要想富,就学黄奕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时期,黄奕住的蔗糖生意几落几起,历尽风险。有一次,他大量买进蔗糖,却遭遇糖价大跌,一度濒临破产。直到后来糖价上涨,他才得以峰回路转,起死回生。

最有戏剧性的一次,发生在一战结束前夕。有一天,三宝垄火车站附近某蔗糖货仓着火,黄奕住携长子黄钦书前去察看。黄钦书好动,喜登高,一见被烤焦的成堆糖包,就攀登了上去。到达堆顶,他无意中发现,着火的其实是外围,内层糖包完好无损。他跳下糖包,就把这一情况告知父亲。黄奕住当即找来货仓老板,说要买下这里的所有糖包。老板闻言,当即以每包2盾的价格,将货仓里数万吨糖包悉数出售。双方银货两讫,各自得意……哪里想到,不久,一战结束,糖价涨势迅猛。到了1920年,糖价已猛涨了50多倍。黄奕住以每包2盾买来的数万吨蔗糖售出,获利甚丰。

到一战结束前后,黄奕住已成千万富翁。他一跃致富的故事,迅速在他的福建家乡流传,闽南当地有一句流行语:“要想富,就学黄奕住。”多年以后,他的传奇经历,还被上海的小报编成了“世说新语式”的文字,让人“拍案称奇”:

黄君……少贫,习理发业于爪哇,落落无所遇,会其地有某大糖商,籍闽之泉州,一见深器之,谓其品性醇厚、资质聪慧,而状貌亦似非长贫贱者。一日,又值理发,相与闲话,某问黄君何不为商?以缺乏资本对。某笑曰,是不难,吾货栈中弃糖满地,子可往拾之,簸其尘秽,贱值斥售亦可得白金,用之设小肆,则绰乎有余矣。黄君称谢而去,即责令往告货栈之司事。既得弃糖,顾不即售,亡何?糖价飞涨,始货之。竟得五百余金。此五百金者,实为黄君发轫之第一批资本。由此操奇计赢,机缘奔凑,驯(迅)至三千万之富云。(梅瘦《中南银行与黄弈(奕)住》,1937年7月13日《上海报》)

“申报馆之晤”,开创中南银行

1919年,51岁的黄奕住决定回归祖国。动身前,有人曾劝他:“你坐拥金山,哪里不是好地方?”他一笑应之:“我身为中国人,怎么能受人盘剥、寄人篱下、隶人国籍呢?”

4月起,黄奕住在厦门鼓浪屿定居。他带回国内到底有多少钱,没人知道。有人推测,最低数字应该在2300万美元(约合中国白银1600至1700余万两)。这些钱,不少被黄奕住用来捐助福建的公共事业。例如,他曾力挺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慷慨捐赠图书和设备。至今,厦大仍保留着“黄君奕住,慷慨捐助,有益图书,其谊可著”的纪念碑刻。

回国后不久,黄奕住就把投资目光瞄准了上海。上海是工商大埠,到底该投资什么项目呢?他决定亲自投石问路。黄奕住在厦门每日必看《申报》,觉得主持《申报》的史量才一定见多识广,于是打定主意,登门造访,“我以华侨资格,去拜会社长,他总会见我的”(章淑淳《我与中南银行》)。他们一行人轻车简从,来到了汉口路上的申报馆。


史量才(本报资料)

据说,史量才起初以为对方是一般访客,并没把他放在眼里。后来有一则报道,曾描述过这次“申报馆之晤”:

(黄奕住)首至申报馆拜访史氏。惟侨胞素性质朴,故服装均极朴素。维时,史氏于接见黄弈柱(即黄奕住,原文为错写——引者注)时,见其类似乡愿,殊不知为赫赫有名华侨富商,故晋接之倾亦不甚重视。嗣黄氏询史氏云:本人欲在祖国经营一最大事业,应从何方入手?史即漫应之云:以开银行为最好耳。旋黄复称:若开银行,究需多少资本?史称五十万亦一银行、一百万亦一银行,听君自择。黄氏聆言,即夷然示不屑状云:祖国设一银行,岂只此浅浅者即可举办耶?史氏天资颖慧,闻言之下,即知黄为非常人物,乃即转其口风云:顷余所言者,为一般起码小银行耳,如果酌乎其中,则一二千万成立一银行,始可有为也。(虎吼《史量才与中南银行》,1934年11月18日《时代日报》)

经过几番交往,黄、史二人一拍即合,决定成立中南银行。“中南之者,示南洋侨民不忘中国也。”在史量才引荐下,黄奕住结识了前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的胡笔江,晤谈甚欢。他本拟出资一千万元,独资经营银行,胡笔江告诉他,国内商业银行“皆在五百万元以内,且以股份公司责任有限为宜”,遂定第一期缴足资本500万元,黄奕住认股350万元,占70%。

1921年7月5日,中南银行在上海开幕,总行设在汉口路4号(后为110号)。黄奕住任董事长,胡笔江为总经理,史量才等为董事。据报道,“当日柜面收入存款银洋,共合五百余万元,查侨商组织银行,此为首创,而资本之雄厚,亦为商业银行所仅见”(《中南银行开幕志盛》,1921年7月6日《申报》)。中南银行成立后,黄奕住来往于厦门和上海之间,其子黄浴沂于1928年任中南银行协理(1939年胡笔江去世后任总经理),代表父亲参与经营。


中南银行大楼,汉口路110号

不久,中南银行就取得了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相同的银行券发行权,成为北京政府治下的三家发钞银行之一。1923年3月起,它还与盐业银行、大陆银行、金城银行(统称“北四行”)联营,成为“北四行”的中坚,先后成立了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四行准备库和四行储蓄会,并建造了著名的“四行仓库”。1932年,四行储蓄会拨款500万元,在上海跑马厅北侧建造国际饭店。1934年冬,高78米的国际饭店建成,四行储蓄会随即迁入营业。国际饭店雄踞上海,保持了“中国第一高楼”之名达50年之久。

与李登辉交集,与复旦结缘

黄奕住在上海创办中南银行之际,正是复旦校长李登辉在江湾大兴土木之时。1918年1月,为筹建复旦新校园,李登辉赴南洋募捐。6月,他筹得华侨资助的15万元款项返沪后,即在江湾购地70亩。7月,他向毕业学生表示,江湾校园“近由美国来华之工程师穆飞氏(即墨菲——引者注)估计建筑费”(《复旦大学中学毕业纪》,1918年7月3日《申报》)。1920年,奠定复旦永久校基的蓝图,就在江湾徐徐展开。

墨菲设计的江湾校园,原本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由于资金所限,1922年校舍落成时,只造了三幢楼:办公楼、教学楼和第一学生宿舍。复旦老校友于右任曾说过,当母校迁至江湾时,仅此“三座屋宇”也。这“三座屋宇”,呈品字形排列,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被称为“黉宫”。其中,办公楼坐南朝北,由黄奕住捐资一万余元建造,建成后被命名为“奕住堂”(1929年添建两翼)。它与坐西朝东的教学楼“简公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简玉阶兄弟捐建)、坐北朝南的第一宿舍一起,构成了江湾校舍的最初形态。


1921年建成的奕住堂。复旦档案馆藏

提到捐建奕住堂,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黄奕住为什么会捐资给复旦?他又是什么时候认识李登辉的?有人说,史量才之认识黄奕住,是源于1919年复旦校董唐绍仪(唐少川)的介绍。此说的依据,是校长秘书季英伯的回忆文章《李校长与其建设复旦之略历》(《复旦同学会会刊》1933年第2卷第7期),但我查了这篇文章的原文,“嗣由唐少川先生介绍,获得简氏(指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引者注)大宗捐款”,文中并没有提及黄奕住。

实际上,有关黄、李相识的史料很少,两人生前也没有留下片言只语。现在,我只能通过李登辉的活动轨迹,来拼接一下他俩的历史交集。

第一,李登辉祖籍福建同安,1872年生于印尼爪哇岛西部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他与黄奕住既是同龄人(两人相差4岁),又同籍福建。1890年,李登辉赴美留学,后毕业于耶鲁大学。1901年上半年,他回到巴达维亚,任当地耶鲁学院(又译雅鲁学校)校长。耶鲁学院后因经费不足,交由当地中华商会接办。而黄奕住曾任印尼中华总商会财政董事,管理中华商会所办学校的经费,两人有时空相交的可能。

第二,1904年冬,李登辉回国。1905年李登辉来到上海,创办寰球中国学生会,并到复旦公学任教。1918年上半年,李登辉赴南洋募捐,得到了印尼福建会馆等华人社团的帮助。此时的黄奕住,事业正如日中天,李登辉极有可能与他会过面。

第三,对于寰球中国学生会,李登辉向来倾注心力。查1920年代初期的《寰球中国学生会年鉴》,李登辉几乎每期都荣登“本会创办人”“董事”之榜,而恰在同时,黄奕住被列名为“赞助本会最力者”。

第四,1921年中南银行筹备时,在《中南银行招股宣言》中,除了“创办人”由黄奕住、史量才署名外,还有一百多名来自各地的“名誉赞成员”署名,李登辉就是上海的“名誉赞成员”之一。

综上所述,黄奕住与李登辉,很可能在爪哇就已相识;他们的联谊,最迟也不会晚于黄奕住回国之时(1919年)。而且,从黄奕住捐建复旦(后成为复旦校董)、赞助寰球中国学生会等行为来看,黄、李二人的私交应该也不错。


重新仿制的复旦老校门。本报记者张春海摄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复旦“三座屋宇”中,第一宿舍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简公堂则被掀掉屋顶,后虽经修缮,但已不复当年雄姿。唯有奕住堂,在抗战中保存完好。一直以来,它与简公堂并称为复旦最古老的建筑。几年前,简公堂被拆除重建,奕住堂就成了复旦现存唯一一幢历史最悠久的老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在复旦校史上,奕住堂曾一直被写成“奕柱堂”(若干年前校史馆门口设置纪念勒石,也刻有“奕柱堂”三字),这与黄奕住的名字常被错写成“黄奕柱”有关。事实上,在当年报纸上,黄奕住的名字还有“黄奕柱”“黄弈住”“黄弈柱”“黄羿住”等多种写法,这当然是因人工排版误植所致,但也反映了黄奕住的一贯低调。好在,近年来已有复旦学者对此进行了考证和辨正(参见王晴璐《“奕住”还是“奕柱”?——黄奕住生平述略兼姓名辨正》一文),相信假以时日,这些错讹都会得到修正。


复旦奕住堂(校史馆)门口的纪念勒石,刻着“奕柱堂”三字。读史老张摄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黄奕住从厦门迁居香港。1938年5月,厦门沦陷。日方派人赴港见他,劝他出任伪职,他坚决表示:“宁可破产,决不事敌!”结果,他在厦门的企业悉数被日本人侵占。1938年冬,他避居上海租界。1945年6月5日,他在上海病逝,享年77岁。

黄奕住晚年,与复旦是否再有联系?与李登辉校长是否还有交集?不得而知。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奕住堂,作为历年的办公楼、图书馆、中文系、经济系和校史馆“屋宇”,已与复旦人相伴了一百多年……

复旦人会永远铭记他。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许云倩 题图来源:照片除署名外由作者提供。题图为奕住堂(今校史馆),读史老张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