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体育 > 运动+ > 文章详情
全国唯一一个吸氧看申花的球迷!援藏上海教师张斌:申花球迷不是“挑事恶人”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秦东颖 2017-07-22 08:26
摘要:教育援藏一年,张斌与藏族美术教师吴坚一起参与编写汉语版《新唐卡》,填补全西藏唐卡校本课程的空白。作为申花球迷,他还把上海的球迷文化带到高原,让藏族孩子知晓上海足球。

 

7月23日,上海绿地申花队将在虹口足球场迎战老对手北京国安队,这也是上海杨浦区业余大学美术教师张斌从西藏回到上海后观看的第一个申花主场比赛。近日,他作为上海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的一员,和其他30多名援藏教师在完成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的各项任务后返沪。


教育援藏一年,张斌与藏族美术教师吴坚一起参与编写汉语版《新唐卡》,填补全西藏唐卡校本课程的空白。作为申花球迷,他还把上海的球迷文化带到高原,让藏族孩子知晓上海足球。

 

张斌跟日喀则当地福利院的藏族孩子一起过中秋。


张斌表示,决定参与援藏是圆一个梦,“学美术的人都想去西藏,探索当地文化。”刚到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时,张斌看到“唐卡文化园”就产生浓厚兴趣,但发现课外教室建好了,平常铁将军把门。张斌问班上的藏族学生,“什么是唐卡?”发现很多藏族孩子对唐卡的认识不多。“我希望有一天,他们能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自豪地向外界介绍。”


在藏族教师吴坚的帮助下,张斌啃起了各类唐卡的艺术书籍、背下生涩的专用术语、特地走访西藏大学的唐卡专家丹巴绕旦、通宵熬夜在网上找相关资料,最终参与完成了《新唐卡》。学校的唐卡社团课也开了起来,每周学生们通过听课临摹,了解唐卡的流派,接受艺术熏陶。

 

张斌(左)与藏族教师吴坚在研究交流唐卡文化。

 

张斌的申花球迷身份,也给他的援藏生活带来很多趣味。去年初上高原,张斌穿着申花队外套,援藏工作队成员接受电视采访,他那件搭在椅背上的申花外套恰巧入镜,于是援藏教师里有个申花球迷的消息,传遍申花球迷微信群。


“80后”的张斌从小由外公带大,“小时候住在大连西路,离虹口近,爸爸经常带我去主场看球。外公去年去世了,生前也是资深球迷,每周雷打不动在电视机前看申花比赛。”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张斌成了申花铁杆球迷,2001年成为蓝魔第一批球迷。现在张斌有个8岁的儿子,他给儿子买申花球衣,带儿子去看比赛,“儿子刚会说话时,教他说申花,他老说成‘花生’。看申花队比赛,教他说上海话,这也是本土文化的一部分。”

 

张斌的儿子在为申花队加油。


十多年的球看下来,申花是张斌生活的一部分。当他穿申花外套走进援藏学校的课堂时,藏族学生都很激动,好奇地问是什么球队外套。“很多藏族学生喜欢踢足球,喜欢西班牙豪门皇马巴萨,对中超联赛并不了解。我就告诉他们这是上海申花队的外套,申花主场的氛围在全亚洲都很有名。我把‘看台之歌’的网上视频给学生们看,上海话歌词他们听不懂,我一句句跟他们解释,那些小男生也被震撼到了。我把申花的围巾给他们看,‘不狂不放不申花’,这是申花的精神。”

 

高原缺氧,还是忍不住要踢几脚。

 

张斌在海拔4000米的扎什伦布寺前。


藏族孩子的单纯和好学深深打动着张斌,“我教初二的美术,他们不像上海同龄孩子那么叛逆,他们总是以求知的眼睛看着你。越是这样,越要求我们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三观,我们要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告诉孩子。他们会记得这是上海来的老师说的,可能一辈子就记住了。”

 

张斌与藏族学生在一起。


看申花比赛是张斌在日喀则的一项重要内容。“条件比较艰苦,只能用手机流量看。今年联赛第一场申花大胜苏宁,正好是我生日前夕,特别开心。”品尝过球队大胜的喜悦,他也黯然消化过德比战失利的苦涩,返沪前申花0比3完败于权健的比赛,让张斌看得难过。即便如此,这不影响张斌经常叫上其他老师一起看球,每次看球都情绪激动地大呼小叫,“我一叫,整个楼都听得到,大家知道张斌又在看申花了。”问及在高原看球感受有何不同?张斌说:“一边看球一边呐喊很耗氧,所以要一直吸着氧才能看球。”

 

张斌跟其他援藏教师一样要面对高原缺氧的困难。


对于申花与上港的同城竞争,张斌认为,现在的申花更应该关注自身、做好自己。他不认同某些申花球迷的极端行为,“不要让人家一说到申花球迷,就认为是挑事恶人。申花跟国安一样都有深厚的底蕴,这其中也包括球迷,球迷应该用正能量去捍卫它,而不是破坏它。”

 

(本文图片来源:张斌、秦东颖、邵剑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