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智库观点|“一带一路”市场主体如何真正走出去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多 2017-07-21 08:09
摘要:上海自贸试验区要形成“走出去”桥头堡的新优势,最可以着力且最能体现上海水平的就是为市场主体走出去提供集成化服务能力

7月10日,“‘一带一路’市场主体‘走出去’:机遇、路径与风险”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该研讨会由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和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来自上海社科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等高校和机构的学者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围绕“一带一路”市场主体“走出去”的现状、问题、机遇、风险与前景,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大力提高集成化服务能力

沈桂龙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在全国形成“1+3+7”的自贸试验区格局、前期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不断形成和扩散的大背景下,上海自贸试验区要形成“走出去”桥头堡的新优势,最可以着力且最能体现上海水平的就是为市场主体走出去提供集成化服务能力。

 

具体来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所特有的金融服务优势。进一步延伸FT账户功能,扩大使用主体和使用范围,提升资金进出的跨境便利。要更加重视在海外投资保险上提供更多金融产品,降低“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二是要具备“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分析、产业投资指导、法律政策咨询等综合性对外投资服务能力,从而形成投资“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自贸试验区软环境。三是建立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商会、驻外机构及国内投资管理相关部门和有关非政府组织的联络和协调机构,从而在市场机会、投资引导、政策协调等方面提供更好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指引。


坚持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

魏陆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

 

 “一带一路”市场主体走出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对外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并步入资本净输出阶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规模巨大,跨国并购成为新的亮点;“走出去”的方式更加多元;投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民企对外投资发展迅猛并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

 

 “一带一路”市场主体走出去也面临如下五项挑战,包括行政审批不便、资金融通不够通畅、专业服务水平不够高、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企业管理水土不服等。

 

在这些挑战之下,上海如何服务市场主体“一带一路”走出去呢?具体“走出去”的路径可以总结为六个方面。一是构筑全过程的政府综合服务监管体系,首先就是完善产业导向和国别的指导政策。二是构建开放程度更高的金融服务平台,金融方面本来就是上海的优势,要进一步利用好这个优势。三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专业服务高地,包括法律、信息咨询、保险业务等,以进一步推进境外投资流程便利化。五是加大税收制度创新。六是加强人文、教育等方面的合作。


做好国际金融链接端这件事

赵晓雷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教授

 

上海自由贸易港区基本上做了四个平台。一是“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方面的企业服务中心,专攻技术贸易;二是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增设“一带一路”专栏;三是“一带一路”国别地区的进口商品中心,有进口商品展示交易的功能;四是“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

 

上海自贸区要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桥头堡,最主要的还是要上海发挥自己的优势、还是要紧紧把住国际金融这个关键。走出去最大的问题就是国际金融链接端,上海就在做这件事情,而且做得卓有成效。结合国际经验和思维,上海的工作一定要有国际框架,要联络欧盟等并与之共建多边投融资机制。这样做既是“一带一路”核心环节的要求,同时也是为国家的金融改革、外汇制度改革,甚至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打开通道。


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城市治理合作网络

韩传峰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上海一个大的目标,就是要提供区域治理和公共产品。在网络社会的时代,上海可以实现集成创新。基于区块链的技术核心,建立共性机制和信誉累积体系,从而倒逼开放、合作与创新。

 

第二,上海要做全球科创中心,就要改变传统的都市建设模式。第三,上海要保持长期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就要为未来着想。此外,在顶层设计方面,上海应该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城市治理的合作网络。最后,上海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是,将上海打造成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本的集聚地,让周边省市的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到上海来,再从上海走出去。上海能给予他们什么?就是一个创新的生态。


海关能为“五通”做什么

周阳  上海海关学院科研处长/教授

 

从海关角度看海关服务“一带一路”的路径,主要有五个,也就是 “一带一路”里面谈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政策沟通,就是深化海关的国际合作,推动与沿线国家在通关政策、标准、程序上的全面对接。设施联通,主要是加快通关和口岸的改革,促进跨境骨干通道货物畅通。贸易畅通,就是优化海关的监管、服务,支持沿线国家的产业对接。资金流通涉及到服务贸易的创新。民心相通,要求推动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与相互理解。


构建“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四梁八柱

盛弘彦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综合处处长

 

政府部门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所做的事情,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立了跟“一带一路”贸易拓展的网络,落实一些经贸合作的具体工作措施。二是争取把贸易规模做大,尤其是深化服务贸易。三是扩大对外合作。四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

 

下一步,政府部门的工作目标有哪些?第一,上海要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商委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四梁八柱,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第二,以金融开放为核心,搭建要素自由流通的大平台。第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打造互联互通的通道。第四,以人文交流和人才培训为纽带,建立多城市的合作机制,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开辟更多的合作渠道。最后一个目标,是要和全球友城的跨国公司合作,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兼容和相互促进。

 

为此,商委重点还是要抓好抓实八个工作性平台,包括国际会展平台、外贸直通平台、制度创新平台、贸易便利化平台、跨境服务平台、产能服务平台、服务贸易平台和人力建设平台。围绕这八个平台,再拟定具体的执行措施。


市场主体走出去总体而言风险可控

韩汉君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市场主体走出去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系统性的风险,还有一类是企业市场主体的金融风险。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与对方沿线国家的上市公司进行合作。从自身角度而言,中国走出去的市场主体应该是抱团合作,尽可能做到风险分享。此外,我们还应当借鉴发达国家“走出去”的风险管控经验。

 

但总体上,这些风险仍是可控的,这个判断主要是基于两个理由。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都比较快。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企业的效益比较好,就非常有利于我们进行风险管理。二是我们金融监管部门进行了充分的合作,对整体上控制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是非常有利的。


“一带一路”理论研究也很重要

仇华飞  同济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一带一路”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而提出的重要方案之一,应该也必须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理论非常重要,具有指导意义。对策、实证很重要,但是没有理论的支撑,就找不到方向。

 

中亚是“一带一路”走出去的重点,这里我们有四个机遇。一是有利于中国与中亚国家推进贸易一体化。二是“一带一路”可以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产能合作。三是交通运输合作,因为中亚地区交通设施比较落后。四是推动金融一体化。当然这个建设过程还存在一些挑战,包括中国和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高于中亚国家及国际地缘政治博弈等。


主编:王多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