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140年前上海消防事业起步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马长林 2022-11-09 20:05
摘要:警钟楼落成以后,上海救火联合会派员专职驻守,4小时一班,昼夜瞭望

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建立之前,老城厢内的消防事务属于善堂的慈善事业。最早专门从事消防的机构是创立于1882年的北城九铺众安社。后来,因善堂资金不足,各商界组织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集资成立救火社,多时一度达到40家左右。

1907年5月,总工程局筹措了救火器具,整顿消防事宜。

李平书发现,当时城厢内外救火社虽有几十家,“然平时既不联络,临警鏖集一隅,争地争水喧嚷不已,视其燎原勿顾焉”,为此建议“将城区域救火各社联合为一,组织斯会,平时可集思广益,临事则通力合作”。他的建议得到了绅商的支持。1907年8月,上海救火联合会成立,李平书被推举为会长。

上海救火联合会成立后,建立了现代消防队伍,采购并使用马达泵浦消防车、蒸汽泵浦消防车等先进的消防设备。特别是建立了一座警钟楼,对老城厢内发生的火灾进行观察报警。

警钟楼建造在小南门内,此处原来是粮仓废址,1907年由上海知县李超拨给上海救火联合会使用。李平书等筹集白银7200余两,于1909年将警钟楼建成。警钟楼高十丈五尺八寸,六层,每层相距百级,设小平台三个、大平台一个。楼用铁质制造,结构玲珑,中间设有螺旋楼梯,可回环拾级而上。在第四层悬挂一个由机械铁锤敲击的大钟,钟高39英寸,口径60英寸,重约4800磅,报警时声音洪亮,可达数里之外。

上海救火联合会专门制定了火警发生时鸣钟报警的规则,先一次敲钟25下,之后再以敲钟的次数来表示具体救火的区域:大东门内起至西门内止(城内肇嘉浜以南)区域,鸣钟1下;东门内起至西门内止(城内肇嘉浜以北)区域,鸣钟2下;十六铺至董家渡区域,鸣钟3下;董家渡至南火车站、放生局区域,鸣钟4下;放生局至法租界区域,鸣钟5下。除了鸣钟,警钟楼还白天用旗帜,夜间用灯火,按照报警地段鸣钟数目,分别悬挂数量不等的旗帜和夜灯来报警。

警钟楼落成以后,上海救火联合会派员专职驻守,4小时一班,昼夜瞭望。

在当时,高达35米多的警钟楼可谓一览众山小,整个老城厢,乃至浦东、洋泾浜均尽收眼底,一旦发现火情,经过训练的瞭望员就会迅速确定火情发生地点,鸣钟示警,对及时扑灭火灾起到了重要作用。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