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原创科普绘本《地球小孩的天气书》是这样诞生的
分享至:
 (6)
 (1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7-03-24 06:31
摘要:科普要有料,科普也要有美。

“不可能,这太难了。”一年多前,当黄卫通过媒体辗转找到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辑,说起自己想出一本气象科普绘本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年多后,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地球小孩的天气书》带着300多个科普知识点、400多幅纯手绘插图,诞生了。


黄卫是出版圈外人,她的本职工作是大数据研究,出气象科普绘本的念头也来自“大数据”,“当时我们做了一份《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发现增长速度排名第二位的主题就是‘气候与环境’,环比增长为112.89%。厄尔尼诺相关搜索的环比增长为256.69%。由于当年广东、陕西、河南等地区下冰雹,在4月20日和5月7日,关于冰雹的科普搜索指数都超过百万。”为什么搜索高?“一方面说明大家关心气象话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不了解才害怕。”黄卫说,需求的迫切让她产生了为孩子们出版一本“天气书”的想法,“社会化、市场化、产品化,应该成为未来科普的方向。”


黄卫将自己的想法、方案交给出版社,对于以引进出版外国文学作品为主业的上海译文出版社来说,做一本原创科普童书,似乎“格格不入”。“让我们发生兴趣的是,气象科普绘本在市场上确实是个空白,国内一年出版那么多书,很少有真正稀缺的领域了。”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说。


选题通过后,才是更费力的过程。“知识点的构建、文字和图画的创作都不容易。拿绘画来说,画家按照他对艺术的理解去画,但从科学角度来检验,很可能要推倒重来。”《地球小孩的天气书》创作编辑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比起引进版童书,显然周期更长。但史领空不认为,出版的速度是引进版童书,尤其是科普类引进版童书在市场大行其道的唯一原因,“应该看到,国外优秀的童书绘本,确实有它们的独到之处,家长的认可不是盲目的,孩子们的喜欢也不是没有缘由的。对于童书出版来说,编辑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与其说一本书是写出来、画出来的,更关键之处在于如何编。图片不是配合文字的,也不是用文字对图片进行说明,文字和图片各自承担着独立的叙述功能,这种文与图结合的编辑能力是国内童书出版最欠缺的,对于科普类童书来说,‘深入浅出’说来容易,确实是很高的要求。


严谨的态度、浅显的表述、美的呈现,是黄卫对于《地球小孩的天气书》的定位。对于这套书的呈现,她有两个坚持,一是在书中设计一个来自海洋的微生物角色“纳诺比”,陪伴阅读这套书的孩子一起上天入地,观云听雨;二是举办一个“最深刻的天气印象——气象童画比赛”。“孩子们应该成为气象的亲历者和观察者。”黄卫说,在征集到的画作中,城市和乡村孩子的区别让她特别有感触,“城市里的孩子会画类似‘雷电收集机’这样的小发明。而一个来自云南勐腊的孩子画了‘干涸的土地’,取名为‘农民伯伯的苦日子’。画面中,干裂的土地是拱起来的。没有真正亲历过是观察不到这样的细节的。”

《地球小孩的天气书》分为《天气说》《雷电颂》《大风吹》《下雨了》《辨雾霾》《历寒暑》等6册,全部插图由画家沈利以水彩、水墨的形式手绘而成,孩子们的“气象童画”也被选入书中。“选入《辨雾霾》的是一幅黑白两色的铅笔画,它不是最终获奖的,但可能最能表达我们做这套‘天气书’的心情。画画的孩子写了一句话,‘天使从我们上空飞过是不是也带着口罩’。天气是连接着未来的命题,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地球也需要我们的关照。”


“过去十年,中国童书的黄金周期主要依靠大量新型的面向儿童的阅读品的涌现,尤其是大量引进版高质量图书的推动”,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阚宁辉将《地球小孩的天气书》的问世看成是一种突破,“中国童书新的黄金十年更需要关注青少年读者的心智、心灵成长,如科普类、艺术类图书,本土原创尤其稀缺,只有这些稀缺领域取得突破、能为孩子们提供他们真正喜爱的本土优质童书,才是未来新的黄金十年周期最大的价值。


“小时候,我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这与我后来走上气象道路或许有一些关系”,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冯磊说,“希望现在的孩子们能通过这套《地球小孩的天气书》,对气象发生兴趣,胸有‘大气’,产生新的梦想。”

 

(图片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提供。编辑邮箱:scljf@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