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我为父母拍合影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桂辉 2017-03-24 07:20
摘要:不料当我按下快门的瞬间,一阵清风吹来,吹得父亲的胡须飘舞起来,我却浑然不知。等到照片洗出来,已是既成事实了。

我的父母,长期在农村生活,日子虽过得紧紧巴巴,心情却一向亮亮堂堂。习惯于以苦为乐的二老,都以超过米寿的高龄谢世。只是,两人结婚几十年,不曾在影楼或者请摄影师拍过一张合影。那年正月,回乡探亲的我,为他们拍了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合影。

 

母亲年轻时勤劳能干,后来因为下田劳动,左小腿被蚂蟥叮咬后,因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变成下肢溃疡。这病几乎折磨了她一辈子。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所用的最好药物,是一角三分钱一包的“磺胺结晶”。她自己用温水把伤口清洗一遍,而后撒上薄薄一层颗粒状“磺胺结晶”,敷一层纱布,再用绷带包扎。一天一换,绷带和纱布本应“一次性”使用,可是为了省钱,都是洗净晒干,多次反复用。即便如此,有时没钱,还得断药。由于伤口疼痛,她常年不断服用廉价“止痛片”。通常一次一片,有时痛得厉害,不得不增加一两片。曾经不止一次,我见她痛得在床上打滚。但无论生活多艰苦、病痛多难忍,她始终关心疼爱着我们。小时候,我体弱多病,母亲经常独自抱着我,前往几里远的乡卫生院治疗。次数多了,就连沿途一些村民都发出感叹:这个孩子真磨人。而母亲非但不嫌不弃,反而倍加疼爱我。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里经常无米下锅,便用白水煮“牛皮菜”,有时会加入几粒蚕豆。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把蚕豆挑出来,分给我和两个双胞胎弟弟。

 

父亲青年时代当过药铺学徒,后来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再后来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从华东荣军学校复员时,放弃回上海安置,毅然来到了我母亲的家乡--福建莆田一个叫“后社”的农村。父亲在战争年代打过仗、负过伤,在我眼中是不平凡的一个人。在我至今珍藏着的印制于1953年的《福建省烈属、军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军人模范及拥军优属模范代表会议代表模范事迹汇辑》中,有父亲的事迹介绍:“张湧良,男,四十三岁,在部队期间,先后立过一等功二次,三等功四次,四等功一次,并在工作上、学习上,都受过上级的表扬与奖励。复员回乡后,不居功,不骄傲……”

 

父亲是个“乐天派”,总是尽其所能关心帮助别人。在那本《模范事迹汇辑》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他回乡后将领回的补助粮20担及人民币30万元,大都用于农副业生产,剩余的410斤大米借给7户贫困户,不取利息。在发动群众修理公路中,他带领10人,5天就完成了任务。上级发下的工资,他都发给了民工,自己尽义务不取一文。”父亲的这种精神始终不变,无论家庭生活多么困难,哪怕揭不开锅,从来也不曾拿功劳做资本,向政府伸手要这要那。村里人都说“老张有骨气”。

 

“树挪死,人挪活。”为了换个生活环境,1965年,父母决定响应政府号召,移民闽北山区。这里人少地多,林茂粮丰。全家这才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日子也才慢慢有了“盼头”。

 

1993年春节前夕,我回建阳市黄坑镇鹅峰村探望父母。次日上午,阳光明媚,天高云淡。我拿出从单位借来的海鸥牌照相机,决定在家门口为父母拍一张合影。二老听罢,都乐意地接受了。我让父母并排坐在长条凳上,略懂一点摄影技巧的我,只顾调节焦距、光圈、快门速度,帮助调整父母的脸部表情,却不料当我按下快门的瞬间,一阵清风吹来,吹得父亲的胡须飘舞起来,我却浑然不知。等到照片洗出来,已是既成事实了。

 

一个多月后,也就是1993年2月10日,父亲担心在镇中心幼儿园工作的妹妹受寒,便坐在满载袋装水泥的手扶拖拉机上,前往镇里给她送棉被,途中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不幸摔下车。当天下午,我驱车三小时赶到镇卫生院时,父亲对我说:我不要紧的,你回去上班吧。适逢工作比较忙,不懂医学的我在心里推测:最坏的结果,可能是父亲半身不遂。于是,我按照父亲的意思,先回工作岗位。不料第三天病情骤变,当我急切切赶到父亲的病床前,他已经不能言语了。三天后,父亲与世长辞,享年83岁。

 

6年前,母亲也因病离世了。现在,我把他们这张唯一的合影挂在客厅的墙上,每当我凝望二老发自内心的微笑,就依稀觉得他们没有远去……

 

(本文组稿、编辑朱蕊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