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本次珠峰测量为何凌晨冲顶?外媒发现,中国这次“冲顶”与往日显著不同
分享至:
 (3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参考消息 唐立辛 2020-05-27 07:11
摘要:“扎西德勒!”

“扎西德勒!”这是从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传来的祝福。5月26日16时35分,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冲锋修路组6名队员已将安全路线绳全程铺设至珠峰峰顶。而一直关注着中国攀登者们的外媒和外国网友,这次也在他们的登顶过程中看到了新的亮点。

5月26日,修路队员将攀登路线打通至珠峰峰顶。(新华社)

中国人将再次“刷新”世界之巅的高度


今年,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60周年。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首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的伟大壮举。

15年之后,中国人于1975年再次登顶珠峰,并首次将测量觇标带上珠峰峰顶,实现了对珠峰高程的测量。

资料图片:这是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队员在海拔7150米的冰雪坡上行进。(新华社)

回顾珠峰高程测量史不难发现,此事所承载的意义远超单纯的登山,而是与国家实力和命运紧密相连。

300年前,清政府于1715年前后派人专程进入西藏测绘地图,并将珠峰以符号形式标在了《皇舆全览图》中,当时定名为“朱母郎马阿林”。

1865年,英国人却用某任英属印度测量局局长的姓名将珠峰命名为“埃佛勒斯峰”,以此宣称“首次发现”珠峰,但这一命名并不被中国接受。

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瑞士、法国等国家都曾对珠峰进行探险并测量高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便提出了“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绘制珠峰地区地形图”的要求。1975年和2005年,我国两次成功测定并公布了珠峰高程。

而今年,中国人再次“刷新”世界之巅的高度。

同“登珠峰”的,还有北斗和5G


在人类认知珠峰的进程中,每一次数字的微小变化,都堪称“巨变”。

1975年,我国测绘队员精确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到了2005年,这一数字被细化为: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冰雪深度3.5米,其中冰层以下岩面以上有1米厚不明物质,密度介于冰与岩石之间,估计为冰和碎石的混合物。

更加精确的数字背后,是更加进步的测绘技术。在2005年那次测量中,测量人员采用了传统大地测量与卫星测量结合的技术方法,先进的GPS测量系统和冰雪深雷达探测仪等设备的应用,也使测量精度进一步提高。

资料图片:2005年4月16日,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处测绘专家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培训参加珠峰高程测量的8名高山协作人员。(新华社)

值得注意的是,那次测绘中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很多都还来自外国,比如GNSS主要依靠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但这次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英国《泰晤士报》本月初在报道此次测量时指出,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竞争对手——将被用来确定珠峰的精确高度。报道同时强调,中国上个月在珠峰区域建成了5G基站。

北斗和5G,这两项前沿技术成为了外媒报道中的关注重点。日本NHK报道称,此次测量将用最新技术精确测量世界最高峰海拔。

除了外媒关注的北斗和5G,此次登山队采用的天顶仪、重力仪、峰顶觇标、用于三角交会测量的超长距离测距仪等设备也均为国产仪器。

“此次测量任务中,大量装备国产化,可靠性、精度等都比2005年有质的提高。”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李国鹏介绍说。

据悉,美国曾有一项研究称珠峰的高度为8850米,与中国此前所测高度不一致,但中国专家表示,本次科考队将使用各种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产生“有史以来最精确的测量结果”。

相比于专业人士操作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立在珠峰上的5G基站引起了更多普通网友的注意,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在珠峰建立5G基站后,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开通了珠峰直播,实时展现珠峰美景,观众达上百万人。

不仅如此,5G还让珠峰给全世界带来了更多浪漫:5月9日晚,一场“珠峰星空音乐会”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进行5G直播,全球100多万人次通过网络观看了此次音乐会。

见证了珠峰上的5G基站种种神奇之处的外国网友,也不禁感叹,“这确实比我们的先进啊!”

这让国内网友更为自豪,在冲顶组队员即将发起最后“冲锋”的时刻,网友们纷纷为他们送上祝福:

【新闻链接】本次珠峰测量为何凌晨冲顶?需要多久?专家解惑

为什么会选择凌晨开始冲顶?最后的冲顶需要多久?这次测量与以往的最大区别是什么?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记者视频采访了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来看专家的解答。

Q:总台央视记者 朱瑞君:登山队员为什么会选择凌晨这个时间登顶?夜里爬山会不会有一些什么危险呢?

A: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 党亚民:为什么会选择凌晨登山,它和珠峰的这个气候条件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都是在中午11点之前就必须下撤,因为下午以后,它峰顶上那个风特别大,就特别危险了,就是从登珠峰来说,哪怕你到了一点钟不管你登到什么位置,你都必须返回,那么咱们这一次珠峰测量呢,还要在峰顶进行测量工作,还要留下时间,所以咱们一般来说计划就要(早上)七八点之前,尽量就登上珠峰的这个顶端,所以就是我们要在凌晨的这个一两点就要出发了。

为什么会选择凌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凌晨雪不粘脚,就是登山运动员穿的那个很重的爬山的那个靴子它有四斤多重,它很重,如果雪再粘在上面其实也是蛮危险的,那么在凌晨的时候雪是不粘的,所以它反而更好一些,另外就是说登山运动员他都有一个头灯,他在攀登的时候,就足灯可以照十几米的距离,所以他也不存在说看不见的问题,所以应该是很安全的。

Q:总台央视记者 朱瑞君:那么队员们登顶之后,他们在山上会大概待多长时间呢,具体又会做哪些工作呢?

A: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 党亚民:咱们的登山队员登到峰顶以后,这一次,大概会待一个多小时。以往的那个峰顶的登山,他们在峰顶上待的时间都比较短。那么这一次待一个半小时已经是极限了,主要就是(考虑到)大家带的氧气,就是还有一个人在峰顶的那个承受的能力,风也非常大,气温也比较低,就是不能待的时间太长了。咱们登山队员主要在上面还要做比方说有一个觇标要立起来,然后让在(海拔)5000到6000米的一些测绘队员可以瞄准觇标进行交汇测量,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还要做一些就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就是卫星定位接收机测量峰顶的位置和高层,这是第二项工作。第三,还要测一下那个雪深,用雪深雷达在山顶,把山顶雪深进行一些测量。

Q:总台央视记者 朱瑞君:那么这次峰顶会战和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

A: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 党亚民:以往珠峰测量,所有的观测数据都要靠我们的这个峰顶的登山队员和测量队员把它拿回来。咱们这一次珠峰测量,就是咱们国家的5G就是架到6000多米了,就可以实时的把数据传下来,传到我们的数据中心。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看它的数据的质量怎么样,这样就对前进大本营的决策带来了非常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靠性提高了。

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测完了以后,可能我们的测量仪器可以在山上再多停留一会儿,我们可以多观测一些数据,通过我们的登山队员把一部分,把前面几十分钟的数据拿回来了,后面我们还会继续通过5G往下传数据,这样我们在峰顶的观测时间会长一些,然后呢,精度也就会高一些。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