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全家、7-11…上海的便利店疫情期间不打烊,背后谁在支撑
分享至:
 (61)
 (1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20-03-24 19:58
摘要:“我刚来到中国时,这里长期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2016年起,中国市场的货代、进出口和第三方物流格局都发生巨大变化,这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找到新的发展点。”

驻守虹桥机场两个多星期,长宁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黄冬生发现,长宁区内不少日资企业在过去两周都加快了复产复工步伐。“3月15日出现了一波日籍人员抵沪的小高峰,当天从虹桥机场返沪的重点国家人员中有48位是日本居民。”

作为长宁区虹桥机场驻点人员的总调度,从上海启动机场人员转运第二周开始,他和同事们就注意到,持工作签证回沪的日籍人士数量有明显增长。“有些企业先派1人回上海打前站,第二周就把员工都调派回来,甚至连有大巴集中接送他们都知道,说明已经把上海的防疫、通关流程掌握得很清楚,登记的时候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

目前,长宁区总部企业中日资企业占比达到40%。疫情期间,区商务委等部门已接连为亚瑟士(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日奔纸张等协调相关的总部企业认定,为住友精化、永旺永乐、日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分别解决了升级投资性企业、办公场地装修、员工跨省通勤等各类难题。

其中,因疫情面临物流通关等影响的日立物流(中国)有限公司在长宁区的帮助和引导下,不仅克服了多重经营难题,公司党支部还积极参与临空园区的疫情防控,保持公司业务的运转流畅。日前,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木宏明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专访,分享了疫情期间这家日本企业与上海人民一同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经历。

虹桥临空经济园区


便利店365天无休,我们也不能休息

“去过全家便利店吗?上海63%的全家门店,冰柜里的商品都是我们负责配送的。”采访一开始,高木宏明的介绍就让人立即对日立物流的业务领域有了直观感受。

成立于1950年的日立物流目前是日本规模前五的综合物流公司。2019年,日立物流(中国)实现了9.93亿元的营收,是长宁区千万级的税收企业。为上海全家便利店提供的低温商品冷链物流服务,其实只是公司在华业务中的冰山一角。但在疫情期间,由于上海的便利店几乎都坚持营业为百姓提供民生保障,相对应的物流配套也因此不能“断档”。

“便利店配送利润并不高,但物流成本和运输要求却很严格,遇上疫情员工们就更加辛苦。”高木宏明所说的“辛苦”有多个方面。

目前,公司位于浦东、奉贤的仓库覆盖了上海10个行政区近950家全家门店。位于浦东的低温冷库面积达620平方米,需常年保持零下18℃的低温。另一座1900平方米的普通冷库,也要保持2至6℃的室温。工作人员需要时刻监管货品进出,即便身穿防寒服,动辄2个小时一班的工作强度仍旧非常辛苦。

疫情期间,部分员工留守老家暂时无法回沪,加之春节本就是物流企业人员流动较大的时段,今年日立物流位于浦东、奉贤两地的仓库总人数只有不到40人,却仍要承担每天10-15万件货品的配送工作。“我们答应了对方要保证货品准时抵达,既然便利店不休息,我们的仓库也要全年无休。”

高木宏明表示,像7-11、全家便利店这样的客户,在疫情期间坚持营业,为市民提供生活必需品,作为物流企业能一同参与货品的充足供应,也是为抗击疫情出力。但特殊时期,企业保持物流畅通也遇到了重重困难。首当其冲的是疫情初期,口罩、耳温枪等防疫物资不足。紧接着,由于航班相继取消,确保货品运输的舱位就变得非常困难。此外,便利店的货量需求较疫情发生前有大幅下降,物流企业的利润无法保证。

2月7日,长宁区商务委紧急为一批企业打通了物资渠道,日立物流成功采购到50瓶免洗洗手液和40升消毒酒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临空园区党群中心的党员干部在春节期间放弃休假,为园区内继续防疫物资的企业积极寻找货源,最终为日立物流成功采购100公斤84消毒液和一批N95口罩,保障企业关键物流环节不受影响、不降低标准。

“得到了长宁区和临空园区的帮助,我们企业也要履行好社会责任。”日立物流(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一山介绍,疫情期间,企业组织党员志愿者们参与园区的楼宇防疫工作,还积极利用自身的物流优势,帮助临空园区党委找到了将消毒物资顺利运输到武汉的渠道。

高木宏明在上海办公室


把企业的事都当做“分内事”

日立物流的主要业务涵盖国际货代、国内货代、第三方物流以及物流软件研发等领域。其中,涉及仓储及配套服务、货物及设备的搬运、货物包装、简单加工及相关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是公司强项。在中国,包括恩斯克、尤妮佳、资生堂等知名企业均有很大一部分货品由日立物流负责运输配送。

疫情期间,日立高新公司所生产的一种血液分析仪成为治疗新冠肺炎急需的一项医疗设备,日立物流(中国)负责配送血液分析仪所需的一项关键药品。以往,这一药品在全国有多个生产工厂。但疫情来临使得国内工厂暂时停产,全国的物流渠道也受到影响。最终,日立高新决定从日本直接进口这一药物,由日立物流承担海关通关、检验检疫和国内配送事项,防止因药品配送不及时造成血液分析无法完成的窘况。

企业也遇到过一时难以解决的物流缺口。2月10日,上海第一批企业开始集中复工,日立物流是其中之一。但此时,临近的江苏昆山还未完全复工,公司位于昆山高新区的仓库无法顺利出货。张一山介绍,位于昆山市玉山镇的仓库主要从事日用品货物的进出,此前无需在当地进行工商注册。但仓库复工需要向当地政府部门同时提交书面和网上申请,没有注册就意味着无法获得复工批准。

情急之下,企业一方面及时向昆山提交了注册申请,同时在3月4日长宁区商务委走访企业时,“壮胆”向区商务委副主任赵睛讲述了这个并非是长宁区“分内事”的难题。

“没问题,把仓库具体情况提供给我们,我们想办法与昆山协调沟通,看看能不能帮到你们。”出乎张一山的意料,长宁区商务委主动表示,愿意出面与昆山当地部门沟通。而就在商务委一行离开后不久,昆山高新区经济技术发展局相关负责人打来电话,请企业负责人员带好企业公章前往办理复工。位于昆山的仓库最终在3月5日顺利恢复营业。

“虽然不是‘分内事’,但政府部门的回应态度非常积极,从企业长期经营的角度来看,政府这样的态度和服务热忱让我们很受鼓舞。”张一山说。


放眼整个长三角和中国更远的地方

高木宏明办公室内的两幅中国地图

截至目前,日立物流(中国)582名员工均已复工。其中13名日籍员工分布在公司管理层以及财务、营业、物流技术、信息系统研发等多个岗位。

高木宏明的办公室里,常年悬挂着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和一幅立体的中国地形图。记者采访时,他会对照着墙上的地图,逐一寻找苏州、无锡、宁波等公司物流仓库的所在地,还主动表示,接下来公司将在广州、常熟、杭州、合肥、南京、芜湖等地拓展物流仓储,将业务重点扩展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这一在中国发展的巨大信心,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疫情期间上海给与企业的服务。“上海的政府部门说要当‘店小二’,我们的确感受到了‘店小二’精神。”努力说着“店小二”的中文发音,高木宏明告诉记者,长宁区商务委以及临空园区办公室等部门在疫情期间主动向企业通报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对企业顺利复工复产起到了很大帮助。

“早在2月1日,政府部门就指导我们做好值班人员安排和防疫预案,几天后又主动指导我们为员工做好个人信息申报和复工的防护指导,每一次都是主动服务,甚至不需要我们提要求。”2月15日,临空园区内的企业都接到了人员信息采集电子化的通知,临空办便第一时间指导企业使用“随申办”等功能,及时帮助企业掌握返沪员工情况。

在高木宏明看来,中国在疫情期间表现出的大国风范,恰恰印证了过去几年来,中国在世界市场的角色转换。“我刚来到中国时,这里长期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2016年起,中国市场的货代、进出口和第三方物流格局都发生巨大变化,这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找到新的发展点。”

面对眼前两幅中国地图,高木宏明指了指位于“大西北”方向的兰州。“下一步,我们的发展重点要从沿海地区慢慢延伸至内陆,在南昌、长沙、兰州甚至乌鲁木齐建立仓储和物流体系,更好地适应中国接下来的发展。”

栏目主编:王志彦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