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上观直击|148名队员来自上海40家医院,领队陈尔真靠什么统一军心?
分享至:
 (71)
 (1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特派记者 宰飞 2020-03-10 12:11
摘要:2月28日,是他们来武汉满月的日子。那天,他噙着眼泪对148名队员说:“等我们回到上海,我要做个医疗队的纪念册,等我将来老年痴呆了翻一翻。”

陈尔真很少笑,岂止很少笑,有时候甚至太严肃、太严格。

刚刚到武汉,大家就见识了。他是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领队,医疗队1月28日晚间到达武汉,入驻武汉第三医院光谷院区(以下简称三院),接管这所医院的所有危重症患者。开始情况很糟糕,30日第一天交班,就死了4个病人。

陈尔真一问原因,原来是医院氧气站供应压力不足,病人吸不上氧气。他急了,立刻找到三院领导,要求解决供氧问题。

正常情况下,三院光谷院区需要吸氧的患者不多,医院原有供氧系统能够满足需求。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一到,形势顿时严峻起来,大量病人需要吸氧治疗,医院的供氧能力就跟不上了。

三院领导也很为难,因为疫情来得仓促,武汉各大定点医院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向上反映过,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事。

但人命关天啊,陈尔真说,必须马上解决。怎么办,先用氧气钢瓶救急。可是一数医院库存,总共8个。陈尔真再三要求增加氧气钢瓶数量。在医院和武汉市共同努力下,钢瓶增加到了50个。

第一口气算是喘过来了。陈尔真没有将就,积极沟通,要求三院改造供氧系统。由于改造供氧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三院领导说:“陈院长,目前一时真找不到施工队,确实很难马上改建。”

陈尔真知道,必须自己想办法。恰好有位新华社记者来采访,陈尔真请她务必向上反映问题。一份关于氧气站扩容的内参在2月2日递交上去。批示很快返回来,氧气站立刻建。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三天三夜不停工,2月6日,两个直径五六米的大氧气罐在医院大楼外搭建起来,供氧问题解决了。

不能让队员带着顾虑上战场

设想这样一位将领:在一个陌生的战场上,面对一群闻所未闻的敌人,而自己率领的是一群从各部队集结而来、自己也不熟悉的兵。更糟糕的是,军械、粮草的供给也没及时跟上。

没有比这更糟的战局了。而陈尔真刚来到武汉时,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面。但他很镇定。抵达武汉当晚,到酒店收拾停当,已是凌晨12点半。陈尔真一声令下,集中各部门负责人开会,当场把148人分成医疗组、护理组、后勤组、质控组、检验组、院感组、心理疏导组、宣传组8个小组,并任命各小组组长,并建立了医疗队管理制度和队员守则。

最初那几天,队员们连饮食都难以保障。从武汉、上海等地筹集来的生活物资数量很少,刚刚放到酒店大堂,就被队员们一领而空。

不能让队员带着顾虑上战场。陈尔真一面向上海大后方求援,一面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医疗队募集食品、生活用品、防护物资。很快,口罩来了、水果来了、方便面来了、取暖器来了……甚至一架直升机专程从上海飞到武汉,为他们送来急需的防护服。

陈尔真率领的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是一支混合编队,队员来自上海40家医院。他们虽说是战友,但此前并不相识,对陈尔真这个领队也所知甚少。

在武汉的最初几天里,队员们对陈尔真的沉着、干练看在眼里,进而对他的个人经历也产生了兴趣。医疗队队员翁超“百度”了陈尔真,不经意看到了一篇关于陈尔真和他母亲的故事。2014年,陈尔真的母亲进入癌症末期。他知道,母亲最后的日子会与疼痛相伴。他与兄弟姐妹商量后,选择了姑息治疗,仅做镇痛和基本护理。最后,母亲平静离世。陈尔真说:“我们医生,过去一味地强调治疗,现在,我们应该多想一想,怎么让得绝症病人在人生最后时刻有尊严而无痛苦地离开。”

翁超说:“在武汉和陈院长共事的日子里,看到了他做事的魄力、救世的情怀。这些业界大佬身上,有很多值得人学习的东西。”

要是倒下一个,就是满盘皆输

一天换班的时候,三院的一位年轻护士在走廊里拿着一副护目镜发愣。这是她第一次进ICU,临到上阵,一紧张,早先学的防护服、护目镜穿戴方法都忘了。

这时,一位中年医生走过来,用带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话,指导这位护士:护目镜的上沿要压住防护服的帽子,不要漏气;两颊这里,帽子再拽一拽,挡住皮肤;感觉一下护目镜的松紧,太松会滑落,太紧戴久了会压得鼻梁痛……

帮护士调整好护目镜和防护服,这位中年医生围着她转了一圈,查看一遍,一切无误,这才离开。护士悄悄问身边一位同事,刚才这位医生是谁?此时,她才得知,这位神情严肃的医生就是上海医疗队领队陈尔真。

陈尔真把防止医院感染看作头等大事。为此,医疗队设立了院感组,专门负责设计院感流程、监督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医疗队接管三院病房前,他曾让队员挨个在他面前穿脱防护服。他说:“我们的队伍决不可因为感染而减员,只要有一个队员倒下,就是全盘皆输。”

在医疗队里,和陈尔真接触最多的要数联络员施伟雄。此前,这位 “90后”ICU男护士和陈尔真的交集仅限于在瑞金医院里遇到,叫一声“陈院长好”。这次来武汉,施伟雄很多时间在陈尔真身边协调、处理问题。陈尔真在酒店房间里为他安排了一张办公桌,两人相邻工作。施伟雄每晚工作到11点多离开时,看到陈尔真坐在办公桌前。等第二天一早7点多,再走进陈尔真房间,看到他还是同样的姿势坐在桌前,好像这一夜都未曾离开过座位、未曾休息过。

有一天下班时,恰巧下雨。施伟雄和陈尔真共撑一把伞,从医院步行去班车站台。伞太小,遮不住两个大男人,陈尔真亲切地搂住施伟雄的肩膀,一同疾步往前。施伟雄说,陈尔真和他父亲年纪相仿,那一刻他心头一热,默默地将对陈院长的称呼改成了陈伯伯。

战局在往有利的方向变化

队员们需要什么,就想方设法解决什么。不光是工作上,即便是私事,陈尔真也全力去帮。一天,一位队员找到陈尔真,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孩子读书的问题。她是普陀区利群医院的一名护士,在沪工作了22年,符合上海市居住证办理条件,但是因为一些技术和流程问题,居住证一直没拿到。若再办不下来,她的孩子今年中考后,将不得不回老家读高中。

陈尔真一听,二话不说,当场找人与上海市卫生人才交流中心协调。事情后来解决了。陈尔真说:“我怎么进去跟队员打成一片?给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这也是我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赢得了部属、赢得了盟友、赢得了大后方的保障,战局逐渐往有利于陈尔真的方向变化。

前些天,陈尔真难得笑了。那天,他去19楼病房查房,碰到了一对即将出院的老夫妇。老先生92岁,老太太83岁。巧合的是,老太太还是上海人,16岁时只身来到武汉,自此生活在这里。60多年过去了,老太太依然能说一口上海话。

老两口都是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但因为年事已高,所以安排在了上海医疗队的重症病房。如今,他们都已痊愈,在出院前夕,碰到了陈尔真。他乡遇同乡,老太太开心极了,她对陈尔真和上海医务人员赞不绝口,她用上海话说:“竖一个大拇指不够,要两个大拇指。”

陈尔真哈哈大笑,和两位老人合影。他开心,还有另一个原因:最近患者持续出院,上海医疗队接管的三个病区都有了空床,他计划将患者归拢在两个病区,关闭另外一个。在武汉一个多月来,他的医疗队接收了300个病人,已出院161个。

2月28日,是他们来武汉满月的日子。那天,他噙着眼泪对148名队员说:“等我们回到上海,我要做个医疗队的纪念册,等我将来老年痴呆了翻一翻。”

听到这句话,队员柴丽莉流泪了。她说:“来武汉这一个月,陈院长瘦多了。”

她和队员们都有个心愿,等疫情结束,请陈尔真在每个人的支援湖北证书上签个名。她说:“以后我们拿起证书,就会想起陈领队。”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秦东颖 题图来源:董天晔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