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跑遍长三角,需要多少个健康码?
分享至:
 (56)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俊锰 于量 抒怡 持平 凌君 2020-03-03 15:06
摘要:呼唤“一码通行长三角”

近日,很多上海人开始熟悉“随申码”,它正成为进小区、园区、工厂和医院等地的通行凭证。在长三角一些城市,随身带“码”,已是寻常事。从2月9日杭州余杭区推出健康码后,迅速在杭州及浙江省内城市推广普及;随后,安徽“安康码”、苏州“苏城码”、无锡“锡康码”、南京“宁归来”相继推出。各地健康码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根据当事人的健康情况和出行情况,评估出红黄绿三类码,持绿码者可便捷通行。一时间,“今天你绿了吗”成了句时髦的问候语。

有人说,码多不乱。毕竟健康码主要用在日常生活和出行中,防控疫情还“吃劲”,用好自己所在城市的码就好,无须到处乱跑。不过,对于不少员工来自外地、正复工复产的企业,以及必须跨区域往来的人员们来说,都期待健康码互认共通,期待它能为疫情防控夯实技术基础,推动社会经济秩序正常化。

好消息是,沪苏浙皖正建立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未来一码跑遍长三角,怎么做,难在哪?记者申请好“随申码”“杭州健康码”“苏城码”“宁归来”等,按要求如实填写,个个都是绿的。码多不压身,在长三角跑了跑。


出租车内认证杭州健康码的二维码以及司机手机中防疫登记二维码。任俊锰 摄

一码归一码,各认各码

3月1日,记者乘坐出租车,前往上海虹桥站。

出租车上贴着“本车已消毒”,但司机不主动提“码”的事。记者忍不住问,发现司机圈内都知道,“随申码”正推广。

虹桥火车站,人不算少,但秩序井然。从上海往杭州的高铁上,人不多,间隔坐,大家戴口罩,车厢内很安静,有乘务员走动,端着盘子卖早餐。距离到达杭州东站约十五分钟时,乘务员提醒:申报浙江健康码。

在杭州东站出闸机后,就需要准备好身份证和浙江健康码。工作人员说,目前对上海“随申码”和浙江省外的健康码还不认,浙江省内其他城市的健康码已没问题。在杭州的高铁站和地铁站,广播中传出“进站乘客,请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谢谢配合”。记者观察了一会儿,几乎每个人都没有迟疑,主动出示健康码。

在杭州,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也需要健康码。司机彭师傅总会主动提醒乘客,绝大多数乘客都理解。对彭师傅而言,健康码是他生活必备,无论是进出小区、商场、药店等都需要用健康码,并配合量体温。

乘坐杭州公交车,也要健康码。虽然公交车司机坦言,乘客一直很少,有时两三位,但健康码不能少,“看了大家都放心些”。记者去了已恢复开放的西湖,来去自由,保安人员表示,也会抽检健康码。前几天西湖景区刚开放,天气好时人比较多,3月1日天阴沉,在西湖边逛的不过20来人。

在杭州武林商圈的银泰百货,门口工作人员一眼就发现了记者的码是“随申码”,提醒记者要重新申请,他说很好分辨:浙江各地的健康码下面显示着“凭此码可在浙江省范围内通行”。在杭州市中医院,门外测温,进入急诊大楼要测温,并提醒出示健康码。

记者发现,在杭州要进入小区、银行、药店、路边的手机卖场和小型便利店等地,都需要健康码,老百姓认可度很高。不过,对于记者出示的上海“随申码”和江苏、安徽等地的健康码,无一可用。“你在杭州就用杭州健康码就行了,外地的要重新申请。”记者四处探问,这是一致答案。从杭州乘高铁回沪,出闸机口“随申码”发挥用场,快速通行,不过杭州健康码又行不通了。

记者也去了苏州吴江区,在医院和公交车上,被要求出示“苏城码”,但部分小区暂不能单纯依靠“苏城码”出入。不出所料,“随申码”在苏州也碰了壁。


杭州街边便利店张贴的进店须知和认证二维码。任俊锰 摄

外卖“单王”的愁与喜

虽然跨省市的健康码互认,尚待推进,但记者一番走访,发现健康码给人的获得感很强。

感受最深的可能是袁进,他是杭州外卖小哥,外号“单王”,去年底曾单日送过150单以上的外卖,打破纪录。春节没回家,在疫情中,他体会到一种既被需要又被“嫌弃”的感觉。他很理解,但有点委屈:外卖和快递小哥成了城市中公认的“危险人群”,他能感觉到人们看到这身衣服,会本能地躲远一点。

春节至今,他自嘲是全杭州被测体温最多的人,他期待杭州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从他的外卖订单看,他的期待正逐步实现,春节最惨淡时一天订单是个位数,如今派送量已恢复到每日30单左右。

进商场展示一次,进店铺取餐展示一次,送餐到小区或是商务楼展示一次。每出示一次“绿码”,袁进都觉得这座城市距离那个他所熟悉的正常的杭州又近了一点。外卖行业的回暖,直接反映在袁进每天出示绿码的次数上。袁进手机里的绿码,每天都要拿出来展示七八十次。然而,他的旧手机配置低,每次点开支付宝都要卡上一会儿。对于一个习惯争分夺秒的外卖骑手,每一次卡顿都意味着浪费时间。不过,他觉得方便多了。

“这之前一直都是‘无接触送餐’,外卖只能放在小区门口的指定位置,写字楼也是一样。但是有了绿码后,大部分地方只要拿手机展示一下,最多再测个体温,就能正常进入了。”袁进说,此前即便是下班后回到自己租住的小区,都要向工作人员提供公司开具的相关证明,并进行登记。

在袁进看来,“绿码”就是一张最硬气的通行证,简便、直观。

虽然比起信息登记和查验已经便捷了不少,但是一次次频繁地拿出手机展示“绿码”,多少还是有点恼人——尤其是在每次手机都要卡顿的情况下。某一个商场他一天里出入了好几次,混成熟面孔后,袁进也曾想让工作人员通融,换取一个暂时免检的资格,然而对方不为所动。

这个心思活络的年轻人还是想找点捷径,尽最大可能节省时间。袁进曾把绿码截图保存,不曾想,这点小聪明却并不能顺利过关:“很多地方的工作人员根本不认截图,一定要我当着他们的面现场操作,点开支付宝给他们验动态绿码。”

工作人员的谨慎,袁进能理解。“我想我还是去换个手机吧。”袁进说。


在杭州,通过网约车内粘贴的“杭州健康码”认证二维码。 任俊锰 摄

刷脸认码更便捷

袁进嫌拿出老手机展示绿码麻烦,在杭州的一部分小区,这点“麻烦”还真被省去了。

刷脸识码实现了。记者去了杭州文晖街道流水北苑小区,那里刚刚部署了一套具有健康码读取功能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在小区门口,记者看到两位老人拉着车购物回来,大伯戴着口罩走近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他的照片并响起提示音:“健康码绿色,欢迎光临!”铁门便可以推开,整个过程不到5秒,既不需要掏手机,也不需要摘口罩。

文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斌告诉记者,这个小区是老旧小区,去年开始改造,年底加入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已有七成以上的住户已经录入信息,实现刷脸进小区。年初,随着疫情发展,小区的两个主要出入口均设有卡口,即使一部分人可以人脸识别进入,但测量体温等工作仍然需要不少人手。

后来,随着杭州推出健康码,计算机专业出身、并在下城区健康码工作专班工作的朱斌在思考,能否将健康码接入门禁系统。因为健康码目前需要人工配合检查身份证,并核实是否为本人动态健康码等,和外卖小哥的想法一样,确实有点麻烦。

他在得知下城区数据资源管理局获取了省市健康码平台的数据接入权限后,带着团队花了三天时间,最终实现健康码接入街道原有的智慧管理平台。为平衡精准性和便捷性的难题,对于一个小区这种体量的数据,只选取了上半部分的面部特征,因此居民戴着口罩也没问题。

将健康码接入门禁系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居民方便了,对工作人员而言,可减少人手,将人力用到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去。刷脸进入小区的居民,一旦显示是从敏感地区返回的,工作人员还会第一时间收到短信。下一步,文晖街道计划将健康码智能门禁系统推广到辖区内的小区、封闭式管理的写字楼等地点。

在健康码的基础上,2月24日,杭州五大汽车站启用旅客健康码智能识别控制系统,从旅客进入售票大厅的那一刻起,通过刷身份证,健康码的状态便一目了然,无论是从互联网平台购票,还是从线下窗口购票,当录入旅客实名信息时,系统迅速亮码核验。


进入杭州中医院急诊大厅需要再次测量温度,并出示健康码等。 任俊锰 摄

配套管理细则尚待完善

有需求就有创新,贴近需求的创新,大家都会买账。

外卖小哥袁进、文晖街道的朱斌、以及千千万万的外来务工者和出差人员都觉得方便了——健康码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前段时间,多少人经历过“囧途”:在卡口、小区、单位被反反复复登记、测温,各卡口、企业、社区、学校之间各种信息可能还有不一致、交叉不可用的问题。人们为此想了很多办法,发出各类纸质通行证,最后简化成了健康码这样的“电子路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告诉记者,此次疫情也是对政务数字化水平和民众生活数字化质量的一种现实考验,健康码系统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助力抗疫的又一体现,为精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双重支撑。如此简化了信息采集流程,从技术上杜绝“填表抗疫”。

也难怪,健康码一推出,被快速复制推广。支付宝的一位技术人员向记者坦言,他经历过很多次重大技术迭代,这是最紧张的一次。他每次总以为干完这票就完了,想不到更多地方更多的需求扑面而来,从突击战变成了持久战。在他印象中,也从未有过一款技术产品,得到过如此海量的关注:杭州健康码最初版本中,因二维码下字太小,客服电话几乎被打爆了。

健康码的功能正被不断丰富。2月21日,杭州健康码实现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的打通使用,杭州市民可上支付宝领取健康码,前往医院看病忘带实体就诊卡和纸质病历本也不怕。下一步,还将增加网上签约、网上预约、互联网诊疗、报告查询等服务。类似的功能与应用场景升级,在长三角多个地方,都有因地制宜的创新。

不过,健康码还有尚待完善的空间。比如,健康码需要统一透明的管理细则和配套制度。盘和林举例说,不仅要提示人们做好何种隔离措施,也要告诉人们为什么健康码会变色,提高数据匹配的精准性,降低“误伤率”,不要让健康码捉摸不透。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在利用健康码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对于无法提供健康码的老人和儿童等特别群体,要制定补充证明方案。

记者在杭州求证,得知如果实在没法在手机上申请健康码,可以由小区开具健康证明。在湖州长兴县水口乡后坟村,团支部书记徐江浩告诉记者,村民们几乎都申请了湖州健康码,实在不会用的老人,村里也可以打印临时证明,写清楚住址,说明此人今天的动态健康码是绿码。在绍兴诸暨市马剑镇建辉村,党总支副书记许宇谦坦言,春耕将至,人员流动大了,还有村民家中需要翻修房子,有些人不得不出入,“有健康码最好了,但防疫主要还是靠人。”


杭州东站高铁出站时出示身份证和健康码的提醒。 任俊锰 摄

一码通行,技术上没障碍

当下的需求,是各地健康码能否更大范围地跨区域、跨省市互认通用,省得每到一个地方,都得申请一个当地健康码。

健康码互认,难在技术吗?两位隶属不同互联网公司的、参与健康码研发的技术人员明确告诉记者,技术上没有障碍。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是,各地要遵循标准技术规范,互相开放共享数据,保证业务的有效性和协同性。

确实,各省市健康码的制定标准、数据采集规范可能不同,因此可能出现某个人同一时间在两个城市申请的健康码颜色不同,这背后是算法逻辑的区别。另外,各地政府对疫情防控考量的标准不同,互认之前可能要统一制定标准。长三角是第一批使用健康码的地区,各地的实力和背后的技术支撑都很强,进一步合作不成问题。

“有没有决心和想法做这件事是最重要的。”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齐同军说,目前大家的诉求是一致的,也有符合实际的、安全可靠的数据支撑。表面上的难度是技术和标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各自利益的“小算盘”,缺的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意愿和决心,也许决策者们可以借助一些互联网的理念。

目前,河南与浙江、海南与浙江、湖南与广东、山东与贵州之间,已签署协议或备忘录互认健康码。全国各地已经有至少200多个城市有了健康码。阜阳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齐明砾告诉记者,安康码在阜阳率先推广使用后,陆续已在10个安徽城市上线。2月29日,安徽安康码已经完成了和浙江省健康码的技术联调测试,正在开展与上海市的数据对接工作。未来的认码互通,还需要有其他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在使用场景和要求上也要逐步地统一,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一码通行长三角”,实现大数据助力疫情精准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乃至更多领域更广范围可持续应用。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任俊锰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