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这幢商住两用楼垃圾分类两年井井有条,原因其实与垃圾无关
分享至:
 (1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2019-07-29 06:51
摘要:欧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燕华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小区,基本都是此前社区自治做得好的小区。因为在党建引领之下‘三驾马车’协同配合,有良好的氛围,有居民的主动参与,再加上有效的资金支持,便让‘垃圾分类’这件事成为新时尚而不是难题。”

 

位于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的东渡名人大厦,是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商住两用楼。在路上,远远就能看见大楼外教育、瑜伽等机构的招牌,近300户居民就和这些机构同处一幢楼中,而且全楼的出租率近2/3。

 

就是这样一个在人们印象中本应难以管理的居民与商户混居的老公寓,早在两年前率先实现楼道内全部撤桶,居民和商户自觉分类投放垃圾早已成为习惯。楼外的分类垃圾桶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所谓“功夫在诗外”,这里的垃圾分类推进得好,其实是一种必然,原因或许和“垃圾”无关。


老人特意在这里租房图“安全”

 

住在东渡名人大厦的居民,会津津乐道大楼里的几件事——

 

其一,早些年不少附近高校的留学生在大楼里租房,留学生们有时候晚上喝醉了回到家,一进门就倒地上睡着了,钥匙却还插在门上。总有夜里巡逻的大楼保安把他们扶进房,再把钥匙拔下来,帮助他们把家门关好。临走前,在门上贴一张条子:“门钥匙替你放在XX地方了,记得拿。”

 

其二,在大厦一楼的门卫室里,有一本老年人进出登记表。凡是楼内的独居老人,每天都要进行“出现登记”。老人去活动室活动,或者出来扔垃圾,又或者出门,经过门卫室,都可以进行登记。如果今天老人没出现,但看见家属来探望了,门卫也会登记。二者都没有,大楼物业或者志愿者就要上门去问候老人了,看到老人笑盈盈地出来开门,才能完成当天的“出现登记”。

 

门卫室旁边,还放置着一辆供老人免费使用的手推车。据介绍,这是党员服务队“东渡自家人”筹款购买的。只要楼内任何一位老人有出行需求,随时使用,回来时归还至此便可。大家都非常爱惜,手推车使用好几年了,完好如初。

 

也因为这些,近些年东渡名人大厦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子女给父母在这里租房,“就图一个安全放心”。

 

东渡名人大厦业委会主任金雷,已经在这里担任业委会主任15年,年富力强。他告诉记者,这些年,在党建引领下,小区的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一直有效协同运转,居民们普遍对小区治理非常满意,对各类活动的参与度和配合度都很高。

 

早在2016年底,东渡名人大厦就开始率先推行垃圾分类。大厦共23层,居民264户,其中1-3楼、21-23楼为商业租户,5-20楼为居民住宅。原先每个楼层都设有垃圾桶,由于垃圾桶设置不合理、清运不及时存在异味,大楼群众对于改变垃圾桶设置的愿望强烈。

金雷介绍,当时对于分类后的垃圾桶究竟怎么放、放在哪里,大家一直在想办法。大二居民区党总支召集居民区“三驾马车”先后召开街区联席会议、民主协商会议,多次实地查看、现场测量,并两次征询所有居民意见,最终达成了共识:选择将原先室外报箱处改建成垃圾投放点,报箱处移置一楼电梯口,这一做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居民拿取报纸也比以往更为便捷。

 


“能做就自己做,不给人家添麻烦”

 

在东渡名人大厦一楼的分类垃圾桶边,记者见到了东渡物业项目经理裘国跃。他告诉记者,垃圾桶之所以保持干净整洁,是因为每天两次垃圾清运之后,物业管理人员都会用水枪对垃圾桶进行彻底清洗。这套水枪清洗设备就挂在垃圾桶旁边,是物业花了400元专门购置的。

记者注意到,这个垃圾箱房不仅设置了雨棚、安装清洗水枪,还增设了洗手水池。这样,居民扔垃圾时下雨不会被淋湿,破袋后洗手也非常方便。金雷说,这些都是利用业委会维修基金改造的,而且排水地漏也专门重新设计过,以防止垃圾污水集聚,保证垃圾箱房周边的整洁,提升群众在垃圾投放时的舒适感。

 

垃圾分类看似围着垃圾转,实际则是居民思想认同、形成自觉的过程。东渡名人大厦虹阳人家党员服务队就像一只“小喇叭”,组建由党员、物业、商户代表组成的志愿宣传队、分类指导队、巡查监督队。

志愿宣传队在每个楼层垃圾投放处张贴友情提示,提醒现行的投放处。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分发宣传册、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巡查队每天轮班在垃圾房前值守,保证及时清运,同时与清洁工及时沟通,有问题立即解决。

 

分类指导队每天面对面在桶边指导,帮助投放的准确性。按照原先计划,行动不便的老人只要将垃圾装好放在门口即可,分类指导队会帮助其扔到楼下的分类垃圾箱房。然而,两年多来,很多老人却主动拒绝帮忙,要亲手分类好扔下去,或者请家里的保姆分类好扔下去。

住在大楼里的王老伯告诉记者:“大楼里的党员服务队平常老关心我们的。就连每年两次清洗水箱,都要每层敲门,确认水龙头关好。有一次水来了,我还真忘记关水龙头了,水哗哗流,幸好物业及时提醒。所以现在要垃圾分类,能自己做的我们就自己做,不给人家添麻烦。”

 

值得一提的是,居民2001年入住大楼以来,期间物业费上涨过3次,从开始的1.8元/平方米涨至目前3.5元/平方米,每次都征询了全体业主,并得到绝大多数业主的同意。尽管目前的物业费不菲,却奇迹般地达到100%的收缴率。

 

东渡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物业做得好,居民愿意缴费、承担涨价,物业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自然可以做得更好,居民也更满意。目前大厦有12个保安、4个保洁、3个值班人员,每天都要在大楼全层巡逻12趟,可以做到居民“随叫随到”,并通过一些智能化手段增强大楼的技防。

 


近20年大楼有自己的发展总纲

 

在东渡名人大厦2楼,是一家少儿美术培训机构。在通往2楼的楼梯两旁,孩子们的画花花绿绿地装饰在墙上,边上还镶嵌着绿植,为原本单调的环境增色不少。

 

金雷说,这是大厦商户主动帮助装饰的。此前,大楼重新翻新时顺便帮助商户翻新了楼道、天花板,并更新了厕所,商户十分感动,也就经常主动参与环境美化。遇到垃圾分类这样的事情,更是义不容辞。

 

业委会平日想办法通过电梯广告、个别楼层出租等公共收益,不断充实维修资金,目前维修资金保持在150万元左右,也一直按照要求对维修资金的账目和使用向业主征询并公示。

 

而在多年前,业委会就和物业一起商量制定了大楼发展总纲,每2-3年就对大楼的各项维护做中长期规划、提前公示。这样一来,大楼尽管使用了近20年,但利用维修资金对楼里的水管、电梯都进行了更换,由于维护得当,环境、功能等保持的不错。下一步,正在计划对大楼进行智能化改造。

 

记者注意到,大楼每层的住户超过10户,每户面积不过五六十平方米,但每层楼道都十分干净整洁,没有任何堆物。一楼的大堂,有相当大的公共空间,为居民的各类活动、讨论提供了场地。60岁的韩阿姨表示,自己和子女一起住在这里,最大的感受是特别安心。有时间的时候,自己还会参加大楼里的插花、包粽子等各类活动。

欧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燕华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小区,基本都是此前社区自治做得好的小区。因为在党建引领之下‘三驾马车’协同配合,有良好的氛围,有居民的主动参与,再加上有效的资金支持,便让‘垃圾分类’这件事成为新时尚而不是难题。”

 

据介绍,欧阳路街道因地制宜开展垃圾分类,形成了商品房小区“三驾马车”齐抓共管、自管小区自治管理、售后房小区党建引领、无箱房小区定时定点收集等各类模式。在虹口全区第一个两网融合垃圾分类的蒋家桥小区,目前还聘请了专业第三方组织,将小区里原先闲置的房屋打造成社区微型垃圾分类互动体验馆,通过垃圾再利用、制作酵素肥皂,让小区及周边更多居民深入理解垃圾的妙用。

栏目主编:栾吟之 文字编辑:栾吟之
欧阳路街道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