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新天地里可以上语数外音体美?这样的课才能让孩子们乐开花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洁芸 2018-11-03 18:55
摘要:位于嵩山路上的卢湾三中心小学占地只有6000平方米,但小学校却有着“大课堂”——车水马龙的淮海中路,步行可达的新天地,四十年上海浓缩的历史在这里交汇,走出校园,走进大课堂,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就在脚下。

“今天,我们来当新天地的‘小导游’——我们来到的第一站,是一大会址:新天地、石库门,进门就是小天井,当中一间客堂间……”稚气未脱的声音,伴着软糯标准的沪语,让路过的游客纷纷驻足,听孩子们娓娓道来——这不是普通的游览活动,而是黄浦区卢湾三中心小学四年级排进课表里的一堂课:“小脚丫走进新天地”,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回头,却是高楼林立、一片摩登景象。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从英语课到语文课,到美术课和音乐课,黄浦区卢湾三中心小学的课堂“走”出学校,新天地和淮海中路都成了他们的“教室”——一草一木一景,图片的对比、故事的讲述都中带领师生一起回顾和感受改革开放的历程与成果,展望祖国的美好发展远景,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位于嵩山路上的卢湾三中心小学占地只有6000平方米,但小学校却有着“大课堂”——车水马龙的淮海中路,步行可达的新天地,四十年上海浓缩的历史在这里交汇,走出校园,走进大课堂,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就在脚下。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核桃四斤壳……”耳熟能详的沪语童谣响起,卢湾三中心小学的音乐课也火热开场了:学生们边跟着老师探索着石库门的构造,边学着四十年前的童谣,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美术课上,学生们查找石库门的历史及建筑特点,用画笔画画美丽的石库门;品社课《新天地的过去与现在》和语文课《“一大会址”的故事》,又将曾经在新天地里发生的故事一一诉说。“我们请同学们设计一条合理的参观路线,使游客能以最短的时间参观所有景点,又不走回头路,”加上了鲜活而又喜闻乐见的内容,就又是一堂别出心裁的数学课。跳格子、打弹子,在石库门里上的体育课,比在操场上上更有意思。

 

“当然,作为市中心城区中心地带的孩子,还要有欢迎外宾的语言能力,”卢湾三中心小学校长王平介绍,用简单英语会话介绍新天地的景点,已经成为了学校学生们的“必备功课”。

 

 

数学课上,孩子们从过去占近50年“申城第一高”的上海国际饭店,细数到现如今陆家嘴地区高达632米的上海中心,一个个直条长度的展现,绘制恰当的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具体地展示了这几十年来上海建筑高度发生地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一节三年级数学教材中“条形统计图”,让孩子们上得兴趣盎然,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了这座城市的变迁。

 

从公用电话到视频电话,从钱包时代到移动支付,科技的变化正改变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科技老师带领孩子们穿梭回80年代,通过新旧事物对比,展现了科技的进步,生活的便利。一个个鲜活的对比案例,同学们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在交通、出行、购物、支付等方面引领世界的革新——这样的品社课,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一个新天地,就可以容下一所小学几乎所有的融合课程,卢湾三中心小学的“创新”,是一次德育课程课改的大胆尝试,同时还能培养审美、探究、创新、整理、表演、艺术欣赏、实地探访、语言交流等多种能力。

 

“我们学校位于新天地附近,是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在这条熟悉的路上探索它的历史、建筑、人文平添不少亲切感,更能激发学生热爱黄浦热爱故乡的情感,”王平说,对于小学生而言,自己亲眼所见、富有童趣的多种学习方式,更能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黄浦区卢湾三中心小学供图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