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减多少税?降多少费?财政政策能让企业“细嚼慢咽”,才算真“积极”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谭浩俊 2018-10-10 06:19
摘要:必须要通过政策的设计与优化,象静脉注射一样,将支持手段用到最关键的地方,让相关行业和企业能够“细嚼慢咽”,如此,才能把政策作用消化吸收,转化出实际效果。

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减税降费如何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针对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绝不是要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遇到困难、企业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发挥好财政政策的作用至关重要。鉴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任务也非常重,财政政策的作用就应更加明显,特别要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共度难关上面,有更为明确的指向、更加扎实的措施。提升财政政策的作用效率,也就是当务之急。

 

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刚发生时不同,目前需要面对的不是山雨欲来之势,而是如何帮助具体的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这就意味着单靠政府投资很难再发挥作用,必须要通过政策的设计与优化,象静脉注射一样,将支持手段用到最关键的地方,让相关行业和企业能够“细嚼慢咽”,如此,才能把政策作用消化吸收,转化出实际效果。

 

而以往政策设计和安排中,多多少少存在“囫囵吞”的现象,政策供需并不协调。有时企业需要的政策迟迟不见踪影,频频出现的政策对企业作用却不大,看起来政策不少,实质效率却很低。不少政策在安排资金时都打着民生的旗号,实际上却并未对改善民生产生多大作用,甚至沦为政绩工程。

 

据悉,预计今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那么,到底是发挥1.3万亿元的作用,还是形成低于或高于1.3万亿元的效用呢?这就要看政策的设计与运用了。对此,刘昆接受采访时的讲话,释放出了提升政策针对性、精准度的重要信号。并且,政策不仅要针对实际需求和具体问题,还要依据企业发展实际,一步一步地到位,一个一个地落实,让企业能够全部消化,避免落实中的效用递减。

 

譬如减税,就要依据不同行业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减税政策,而不是“一刀切”;又如贴息,就特别要对创新型企业加大贴息力度,给其更多创新发展的机会;再如地方债券发行,重点则应放在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和满足补短板需要。而在消费端,如何根据广大居民消费情况,在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情况下进一步梳理目前居民的负担情况,出台更多减负政策,让广大居民有更多的消费能力,也是积极财政政策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据此,过路过桥费、物流收费、成品油环节的收费等,都应有一个更好的梳理。

 

与此同时,政策针对性更不只是宏观层面要考虑的事,而需要各层级的通力配合。比如针对目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在中央已经建立了融资担保基金的情况下,地方能否也迅速组建相关担保机构,并与中央融资担保基金、金融机构等对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好融资难题。对于以往不同程度存在的政策偏差,更应把政策的设计、落实与责任追究紧密结合起来,凡是扭曲政策、偷换概念的行为,必须坚决追责。

 

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细嚼慢咽”,用效率来诠释积极。其他公共政策的执行,也是这个道理。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