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正浓,申城悄然换上“新装”
当风掠过树梢
落叶如信使般飘落街巷,吻上路面
申城的秋天,不仅是眼睛的盛宴
更是一场调动全身感官的沉浸式体验~
今年,“落叶不扫”如期而至。全市落叶不扫景观道共有44条,各区在去年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历史内涵、建筑风格,做了精心挑选与优化调整,确保漫步街头的市民能体验到更高品质落叶景观。
以下道路已开启“落叶不扫”模式,精准打卡不迷路~

徐汇今年新增了宾南路(南宁路至宾阳路),并新增了乌桕这一树种。同时,今年新增的陆家嘴西路(明珠环岛至滨江大道)毗邻东方明珠,是陆家嘴核心路段,其两侧悬铃木落叶为金融城摩天楼的现代景观增添了自然季节元素,为在陆家嘴中心奔波的上班族们在钢筋水泥中辟出一片休憩放空的小天地。


每条景观道树种不尽相同,包括栾树、北美枫香、无患子、白蜡、榉树、鹅掌楸、乌桕等树种,风格各有千秋。



这一次,让小编为你揭秘“落叶不扫”,并解锁“看、听、闻、触”四大感官玩法,在金黄与斑斓里,触摸城市的人文温度,把落叶变成你的独家记忆~
·“揭秘”|“落叶不扫”是“精雕细琢”的城市温柔·
“落叶不扫”可不是真的“不管不顾”,背后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大智慧,这些问题你一定好奇~
落叶不扫,并非真的对落叶置之不理,而是有选择性地进行精细化养护清扫。实行落叶景观路段的自然落叶不予清扫,自然保留,环卫作业人员仅对保留区域内落叶中的垃圾进行捡拾保洁,留住这份纯粹宁静的美感。
如遇降雨、雾霾天气,环卫人员会对道路上的落叶进行全面清扫保洁,确保落叶不遮蔽雨水口、不影响市民正常通行,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
·看叶|独属于申城的“秋日色卡”·
秋,是一场盛大的色彩实验。
银杏披上鎏金战袍,北美枫香披上橘红盛装,栾树则悄悄挂起小灯笼,与淡黄的叶子共舞——这不是画展,是城市街道的自然艺术展。

扇形叶片如小扇子,秋风一吹,满地金黄,阳光洒下,仿佛“碎金在跳舞”。



午后逆光拍摄,银杏叶透光如琥珀,氛围感拉满!

一树三色,红、橙、黄渐变,像被晚霞吻过,树干挺拔,宛如秋日里的“调色盘”。




低角度仰拍,树冠与天空构成“秋日穹顶”。

落叶与黄褐色蒴果同落,形似“小灯笼”摇曳枝头,叶果交织,画面层次感十足,是秋日里最温柔的“文字诗”。



蹲下拍落叶与“小灯笼”同框,故事感瞬间上线。
·听叶|落叶的BGM,是秋天在耳边低语·
你听过落叶的声音吗?
不是风的呼啸,不是脚步的匆忙,而是脚下那一声“咔嚓”“沙沙”“咯吱”——那是秋天最治愈的ASMR。


叶片大而脆,踩上去“咔嚓咔嚓”,像咬一口新鲜苹果。解压指数★★★★★




叶片小,叶缘为“桃形”锯齿,若是遇上大风,落叶声音会变得厚重,像是老唱片一样。


·闻叶|秋天是落叶木调的“自然香水”·
秋天,也有味道。
除了是桂花沁人心脾的甜,还是落叶与阳光、泥土、雨水交织的自然气息——那是属于城市的“秋日限定香氛”。


天气晴朗的日子,干燥的银杏落叶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温和而治愈。悬铃木落叶,在雨天与湿润泥土混合,散发着“木质+泥土”的清新香,落叶上除了沾有泥土,还附着残花花瓣,整片叶子都充斥着花香。而不同街道的落叶,也携带着独属于这条街道的味道。

可以在阳光充足的上午,淅沥小雨下过的一个小时后,以及午后车流少的时刻,空气净,气味更纯粹。


·触叶|秋天的质感,藏在每一片叶脉里·
秋天,不只能看能听,更能“摸”!
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份自然馈赠的触感盲盒——有的光滑如纸,有的厚实有凹凸,有的柔韧能做书签。

无患子
叶片轻薄光滑,像“晒干的宣纸”,边缘圆润。
叶片形如“小马褂”,叶脉突出,像在读自然的“浮雕诗”。


羽状复叶,小叶柔韧有弹性,晒干后不易碎,是“天然书签材料包”。


解锁落叶互动小玩法
1.闭眼猜树种:让朋友捡三片不同树叶,闭眼触摸,凭“光滑度+形状感”猜树种,互动绝佳!
2.把落叶当道具,可以在秋日午后咖啡店,让咖啡和落叶同框,拍下独属于秋季的氛围感照片!
PS:小编去拍啦,分享给你们!

3.落叶拼图:可以用各种类型的落叶,比如银杏,悬铃木来创作不同的有趣图案。打开你的脑洞,创作你的秋日微艺术吧!



(图为AI生成,仅作参考)
拍下你的“落叶创作”,分享给大家吧!


文明赏叶小贴士

1.不摘树上的叶子,让更多人能感受秋日美景;
2.踩落叶时避开草坪区域,保护植被不受伤;
3.不随意扔垃圾在落叶堆里,保持景观整洁;
落叶不扫,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上海城市治理的温柔笔触。
让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去触,把秋天装进心里。
这个秋天,你在哪条路上,遇见了最美的落叶?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秋日落叶记忆”,我们一起把申城的秋天讲给更多人听。
编辑:孙宇瑶(实习)
资料:绿色上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