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超声报告里的“血管警报”:钙化、斑块与狭窄到底什么关系?

转自:徐汇通 2025-11-26 10:23:51

拿到颈动脉超声报告,不少人会被钙化”“斑块形成”“狭窄等术语搞得一头雾水。其实这三个指标是血管健康的递进式警报,读懂它们就能掌握血管养护的关键。

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理诊断科执业医师马宁表示,颈动脉就像给大脑供血的“软水管”,年轻内壁光滑有弹性,但随着年龄增长,加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影响,血管内膜会出现微小损伤,血液中的脂质便趁机沉积,开启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钙化是沉积的脂质斑块中出现钙盐沉积,让斑块变硬,超声下呈现强回声并伴有声影。传统认为钙化是病变后期的“疤痕”,意味着局部斑块相对稳定、破裂风险低,但广泛钙化反映全身动脉硬化严重,会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而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内膜下团块,成分复杂,超声下分为软斑块、硬斑块和混合型斑块。其中软斑块脂质核心大、纤维帽薄,稳定性差易破裂;硬斑块因纤维组织多或伴钙化,相对更稳定。

当斑块不断增大,就会导致颈动脉狭窄,超声通过测量血流速度可计算狭窄百分比。轻度狭窄(<50%)通常只需药物配合生活方式干预,中度至重度狭窄(≥50%)会显著增加中风风险,需强化治疗和定期随访,而重度狭窄(≥70%)即使无症状,也可能需要评估手术或支架植入。

用公路作比喻更易理解:钙化如同路基石变硬,提示“年久失修”但不影响通车;斑块是路上的“垃圾堆”,软斑块像松软土堆易塌方,硬斑块含石块更稳固;狭窄则是“垃圾堆”占用车道,导致道路变窄、车流受阻。三者呈递进关系:内膜钙化→斑块形成→斑块增大导致狭窄。

解读报告时,核心要关注三点:是否有斑块、斑块性质(软/硬)、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马宁提醒,无论报告结果如何,都是血管发出的健康警示。积极控制“三高”、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是维护血管健康的根本。若报告出现异常,务必及时咨询专业医生,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记者:吴会雄

题图来源于千图网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