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今天(11月25日),上海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现代设施农业专场活动决赛在西郊国际农产品展销中心举行。大赛以“设施农业,科技赋能”为主题,汇聚22个覆盖“耕、种、管、收、防”全链条的优质项目,直击行业痛点和瓶颈,多项技术有望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为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上海方案”。市农业农村委二级巡视员、总经济师刘刚出席活动并致辞。

上海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己任,紧扣国家所需、上海所能、未来所向,围绕农业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培育新赛道和未来产业,系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本次大赛,正是上海服务农业强国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在现代设施农业领域加速成长的关键举措。
大赛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主办,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东方城乡报社承办,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上海市农业机械学会、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协办。大赛紧扣现代设施农业新赛道,重点聚焦智能农业设施装备、农业机器人等关键领域,通过以赛引才,实现以赛促创、以创促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自今年9月启动以来,大赛共吸引了全市50支创新团队参与。经过初赛专家评审团集中评审,22个项目最终脱颖而出,创新类与创业类项目各11项,充分展现了上海在现代设施农业领域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




决赛现场,既是各参赛团队实力的展示比拼,更是现代设施农业领域的“头脑风暴”。创新类项目中,既有AI驱动的设施草莓水肥精准智控系统、多功能激光除草机器人等破解产业痛点的硬核技术,也有设施农业机器人AI芯片、奶牛重要细菌性疫病人工智能预警等前沿创新成果。创业类项目则聚焦产业化应用,涵盖设施绿叶菜智能耕种管收系列机器人、工厂化番茄授粉机器人、数字农产品交易平台等,相关成果已在多地实现示范推广,展现出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所有参赛项目采用“7分钟路演+5分钟问答”模式展示,创新类项目侧重创新性与技术水平及示范应用能力,创业类项目聚焦产品技术创新及市场应用前景,由行业主管部门、技术及金融投资领域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专业评审。
在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进程中,金融力量是点燃创新火花、助推项目落地的关键引擎。现场,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交行力量,科创兴农——交通银行农业科技行业行动服务方案”,针对农业科技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提供信贷、股权投资支持。

经激烈角逐,上海交通大学的《设施农业机器人AI芯片设计与应用》项目获创新类一等奖,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设施绿叶菜智能耕种管收系列机器人》项目获创业类一等奖。
大赛的举办,是上海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推动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AI芯片到智慧种养、精准检测,22个项目覆盖设施农业全链条,不仅破解了“人工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技术依赖进口”等行业痛点,更构建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 的完整生态。现场,不少农业科技成果抛出橄榄枝,寻求社会各界的资源合作。
未来,上海将持续聚焦农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卡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各领域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广,同时,做好农业科技创新的“导航员”和“护航员”,做好农业科技企业培育的“服务员”和“联络员”,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强化农业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良性循环和深度融合,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强劲引擎。
文字:曹佳慧
图片:于洋
视频:于洋
编辑: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