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拉近市民对心血管健康知识的距离,破除对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认知壁垒,11月25日,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内科介入导管室探秘营”活动。本次活动作为“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系列科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专业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市民走进心脏介入治疗的“核心现场”,在亲眼所见与亲身参与中,深化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理解。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顾佳宁带来了一场以“导管介入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科普讲座。他从传统中医对心脏的认识讲起,逐步延伸到现代介入技术的突破,运用“血管堵车”比喻心梗发生机制,将冠脉造影、支架植入等技术形象地阐释为“血管交通疏通术”,让市民在轻松氛围中理解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并掌握心梗早期识别的关键信号。

在心内科主任医师王骏的带领下,参观者们走进被称为“心脏空间站”的介入导管室。高精尖的血管造影系统、数字减影设备、血管内超声仪器等一一展现在眼前。王骏详细介绍了各类设备的功能与手术中的无菌规范,并通过实时手术影像转播,清晰展示介入手术中“毫米级”精细操作的全过程。
当了解到医护人员需身着重达20余斤的铅衣连续奋战数小时,不少市民动容地表示:“铅衣之下,每一份坚持都是对生命最坚实的守护。”

在互动交流环节,市民围绕“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高危人群如何预防”“术后康复要点”等问题,与专家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耐心解答,并针对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现场气氛温馨而有序。
参与活动的董阿姨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心脏手术神秘又遥远,今天亲手触摸心脏模型、亲眼看到手术现场,才真正理解了及时救治和科学护心的重要性。”

“举办探秘营的初衷正是希望打破医学科普的‘围墙’,让居民通过近距离观察介入手术、房颤消融等真实场景,消除对心血管手术的误解与恐惧。”王骏强调,医疗的目标不应仅停留在治疗阶段,更关键的是推动“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的预防理念深入人心,将健康管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心内科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救治与科普教育。未来,医院将继续创新健康科普形式,拓宽市民获取知识的渠道,切实提升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防范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以专业与温度守护每一位市民的“心”健康。
记者:郁婷苈
视频:傅雷
编辑:陈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