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意见提出,要实现班主任工作有条件、专业有支撑、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持续增强班主任岗位吸引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班主任队伍。
如何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
实施意见提出四项任务:建强班主任“选优配强”机制、建强班主任“分层赋能”机制、建强班主任“多元发展”机制、建强班主任“激励关爱”机制。
中共党员、思政课教师优先担任班主任
实施意见指出,初任班主任必须经过不少于32学时的上岗培训,并具备1年见习班主任经历。中小学每班必须配备班主任,可增设副班主任。
实施意见还要求学校,要制定班主任选聘办法,规范选聘条件、程序、任职期限等,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心理健康及具有较强沟通协调能力、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优秀教师选聘到班主任岗位。

其中,中共党员、思政课教师优先担任班主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中高级职称及以上教师应积极担任班主任。
实施意见鼓励学校对适合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加强培训指导,纳入班主任储备池。对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班主任岗位聘任的教师,暂缓当年度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和职务晋级。
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里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通常身兼多个身份和职责,多半担任重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同时还充当了班级事务的“管理者”“联系人”。
为了加强对班主任的激励和关爱,实施意见提出,区教育部门、学校要保障班主任有时间、有精力做好建班育人工作,切实减少班主任的重复性工作和非教育类事务性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意见明确表示,班主任工作量要按照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并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
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班主任,学校要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给予奖励。
同时,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依法严厉打击妨碍、威胁、侵害班主任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行为。
从优秀班主任中选拔学校管理干部
如何实现中小学班主任多元发展?
实施意见提到,要加大优秀班主任培养使用力度,形成从优秀班主任中选拔学校管理干部的长效机制。制定个性化发展培养方案,通过管理干部带教、跟岗交流锻炼等方式培优育强后备管理人才。
实施意见也在职称评聘制度方面做了调整,对在中小学从教累计满30年,其中担任班主任工作年限累计不少于20年且现仍在班主任岗位,近5年年度考核至少有1次优秀的教师,申报高级教师论文不作限制性要求。

未来,上海还推动将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并轨到“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技能竞赛”中。在市、区德育课题研究立项中,班主任领衔的德育研究课题应占一定比例,支持鼓励班主任开展科研。
建立研修制度、打造思政教育期刊
为赋能中小学班主任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要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建立班主任校本研修制度,并且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的校本研修。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班主任研究中心”,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主任工作重、难点的系统研究,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

此外,实施意见还表示,要打造高水平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期刊,支持班主任发表研究成果和优秀案例。
同时,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激励作用,营造以从事班主任工作为荣的良好氛围。
整理:芮德贵
图片由AI生成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