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通勤时间15→5!这堵墙终于拆了

转自:上海嘉定 2025-11-25 08:10:59

编者按:老城区更新改造,既是“十四五”规划锚定的重点任务,更是牵动万千居民生活福祉的关键民生议题。上海嘉定现推出“老城区的‘逆生长’”系列报道,把目光聚焦于微更新领域的创新实践。我们深入街头巷尾,挖掘那些“小而美”的改造项目如何打破老城区发展瓶颈,探寻其在优化社区功能布局、重塑温暖邻里关系、延续城市历史记忆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展现微更新为老城区注入的全新活力,记录民生福祉在改造中不断升级的生动图景。

曾经,在南翔镇永翔社区旺座新天地柚米寓租住的年轻白领小李,每天早晨都要开启一场“绕行马拉松”。她工作的运通星财富广场,与公寓直线距离仅百米,却因一堵“顽固”的墙让她每天不得不多绕行十几分钟。这道墙,不仅锁住了“小李们”的通勤便捷,更让这个已有14年历史的社区,在便利服务与活力提升的赛道上逐渐落后。

改造前

一堵墙,两种生态

运通星财富广场是南翔镇永翔社区辖内的高端商务楼宇,14年来已聚集140多家金融科技企业,商务气息浓厚,苦于配套设施不足。而仅一墙之隔的旺座新天地,作为社区管辖的类住宅综合体,住着1000多名年轻人,超市、餐饮店、娱乐休闲场所遍布其间,商业氛围热闹,却长期面临公共空间匮乏的尴尬。

一边是配套的“嗷嗷待哺”,一边是空间的“闲置浪费”;一边是消费的“热情似火”,一边是客流的“求之不得”。两片区域各自在困境中徘徊,社区的发展也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解决方案:一扇1.5米的门,

一条1.2米的路

“破墙”,这个看似简单的想法,实际操作起来却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永翔社区党组织在深入调研后发现,墙两边的管理主体截然不同。运通星是纯粹的商业楼宇,而旺座则是商住混合体,双方在安全管理、责任划分、运营维护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直接开一道门,会不会带来安全隐患?如果非机动车随意穿行,该如何管控?夜间的管理,又像一团乱麻,该如何理清?这些问题不解决,“破墙”就可能从“希望之光”变成“麻烦之源”。

以党建为引领,南翔镇持续释放“红色引擎”效能。在镇城运中心的支持下,社区党组织联合中心片区新兴领域相关党组织,与2家商务综合体协商推进相关工作。经过数次激烈讨论和精心谋划,终于形成了一套精细化的更新方案:在围墙中段开设一扇宽1.5米的门,并加装可旋转门体,这一巧妙设计既满足了行人通行的需求,又能有效阻拦电动车闯入;协调旺座新天地从原有绿化带中“借”出一条1.2米宽的小路,铺设防滑大理石,安装太阳能路灯,在保障通行需求的同时,也筑牢了安全管理的防线。

改造后

不仅如此,社区还联合多方力量,增设智能快递柜、电动车充电桩和“暖新驿站”,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外卖、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让温暖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流淌。

从“物理破墙”到“化学融合”

“现在走过去只要5分钟,中午经常去那边吃饭,下班也能顺便逛个超市。”小李说。门开通后,不仅白领的通勤时间从原来的15分钟缩短至5分钟,青年群体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两家综合体的商业互动也明显增强,商业氛围愈发浓厚。

更重要的是,这次更新也打开了基层治理那扇“门”。旺座新天地这个曾经面临管理挑战的类住宅项目,一度存在职责界面不够清晰、人员流动性大、环境维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通过系统引入网格化机制、强化物业协作,整体环境和日常管理秩序得到稳步改善和有效提升,面貌焕然一新。

此次微更新也推动了两大综合体走向商圈联盟。“商圈资源云平台”应运而生,共享企业用工、消费数据、空置率等信息,引导业态优化升级。此外,社区还联动经济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举办银企对接会、创新创业沙龙,推出“政策计算器”,为企业精准匹配优惠政策。

通讯员:袁悦
编辑:王安琪、沈天姣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