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教育 > 文章详情

上海教育敬老榜样⑤ | 普陀老年大学:三维发力绘就敬老助老新图景

转自:上海教育 2025-11-23 11:15:10

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作者:刘文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决定授予1290个集体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授予1990名个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上海教育系统3个集体、2名个人光荣入选。小育推出系列报道,展现这些集体和个人的生动故事,一起来看→

“在这里,每一个老人都能被尊重、被激发、被需要,活得丰盈而充实。”上海市普陀区老年大学校长徐文清道出学校深耕老年教育的初心。作为首批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学校以“引领需求,精准服务”为理念,从课程、模式、平台三方面发力,用扎实行动书写“敬老文明”新篇章,并荣获2025年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老年教育艺术节闭幕式

多维课程体系

筑牢“老有所学”根基

“智慧书法”“AI智绘”等课程让教师通过课桌屏幕清晰展示运笔细节,“博物馆里的中国史”“中外艺术鉴赏”课程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让历史文化变得生动可及,“手机摄影”和“旅游文化”课程使老年人成功学会用图像工具“翻新”老照片、以语音助手整理旅行随笔,使科技成为生活与交流的新助手……

在传统与科技的碰撞中,普陀区老年大学紧扣老年需求,构建六大领域核心课程体系,艺术人文、运动养生、智能科技等课程覆盖多元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基础学员,学校设置初级、中级、高级、研修(表演)班分层教学,既保障零起点学员轻松入门,也为学有所长者提供精进平台。

智慧钢琴教学

创新教育模式

点燃“老有所乐”激情

学校精心打造适老化、智慧化学习空间,构建便捷、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在这里,数字人智能终端“持证上岗”,随时解答课程、师资等各类咨询,智慧咖啡、智慧烘焙等学习场景帮助老年学员轻松解锁数字时代生活新技能。下棋机器人和学员可实时对弈切磋,还能通过其与朋友远程交流棋局。

“银龄E时代智学堂”智慧学习场景,“乐悠游”“智学习”“悦听读”“趣生活”“i 健康”五大区域,融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了老年学员学习的直观性、趣味性和获得感。

学校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线上依托国家老年大学APP、金色学堂、普陀学习网等平台,提供丰富的直播、录播课和在线学习社区,让学习触手可及;线下优化教学互动设计,强化小组研讨、实操训练、团队学习、体验学习,还积极引导老年学员走出教室,融入广阔天地,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摄影课教学

“久久重阳”是学校精心打造的特色品牌。丹桂飘香之际,健康咨询、香囊制作、爱心观影、诗词吟诵等各类主题活动,营造了浓浓的敬老氛围。今年,学校创新活动形式,推出了集诗歌朗诵、茶香品茗、民乐演奏、非遗手作于一体的“重阳雅集”,为学员带来一场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谈及此,朗诵团队指导教师刘蕾蕾难掩激动:“每年我都会参与重阳活动,今年的‘重阳雅集’属实令人眼前一亮,可谓是一场调动所有感官的文化盛宴!看到学员们圆了文艺梦,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和欣喜。”

搭建实践平台
拓宽“老有所为”路径

从校园小舞台到社会大天地,学校为学员搭建多元展示平台,一年一度的老年教育艺术节上,合唱、舞蹈等节目精彩纷呈,成为老人们绽放才华的盛会。更有学员化身“银龄讲师”,加入“AI(爱)学团”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养老院开展“反哺教学”。他们为高龄老人举办生日派对,走进养老院开展公益摄影,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年均志愿服务超千人次,不少学员实现了从“乐学者”到“乐教者”的转变,成为社区“数字辅导员”、家庭“健康宣传员”。

志愿者服务

深耕三十余载,普陀区老年大学先后斩获全国老年远程教育“智慧助老特别贡献奖”、上海市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在这里,课程有温度,学习有乐趣,奉献有舞台,老人们在学习中收获成长,在奉献中实现价值,生动诠释了“学习不老,人生长青”的深刻内涵,为新时代敬老助老工作交上了一份精彩答卷。

相关阅读

上海教育敬老榜样① | 静安区业余大学:深耕“智慧助老”,助力长者追光数字时代

上海教育敬老榜样② | 从“银龄教师”到“助老志愿者”,20余载社区服务,七旬老兵诠释军人本色

上海教育敬老榜样③ | 让“银发同学”上好课!这位校长把老年大学变成“潮流打卡地”

上海教育敬老榜样④ | 宝山区老年大学:银龄三学践文明 敬老新风暖夕阳

编辑:陆沈毓

“在看”和“点赞”点这里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