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闵行区梅陇镇,一片曾经的老工业区正在经历一场华丽蜕变,漕河泾梅陇科技绿洲,作为上海首个获批的存量工业用地成片转型园区,现代化研发楼宇拔地而起,中央绿轴与水系绿地交相辉映,这里已成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热土。而这个变化,仅仅是梅陇镇“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稳中有进——产业格局焕新颜
2025年,全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15.86亿元;全年商品销售总额预计完成548.39亿元,较2020年基期增长22.5%,年均增长率4.1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完成161.41亿元,较2020年基期增长87.3%,年均增长率13.37%——这是梅陇经济“稳中有进”的生动注脚。
五年间,新引进市区级科技“小巨人”企业9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以“产学研”融合带动科创动能引擎。
以“南制北服”为产业布局,全镇产业能级焕发勃勃生机。南方商务区更新蓄势,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漕河泾梅陇科技绿洲新星崛起,正成为集成电路、空天经济产业高地;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梅陇基地以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为引擎,树立集体资产提质增效、打造特色园区标杆。

梅陇镇“三区两轴”产业布局示意图
空间重塑——三区两轴新坐标
“十四五”期间,梅陇镇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提出了“三区两轴”空间新格局,推动产业格局重塑升级——“北更”区域打造南方总部经济集聚区,“中增”区域建设科创研发核心区,“南争”区域布局智能制造发展区。依托虹梅南路、银都路两大主轴,构建“南北聚产、东西汇商”发展动脉。通过三区协同、双轴聚力,构筑功能复合、产城融合、协同高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漕河泾梅陇科技绿洲

上海·力波
产城融合——城市蝶变更通达
上海·力波、漕河泾梅陇科技绿洲、天利·上高地、优享+梅陇里等一大批城市更新项目竣工运营,提升了城市功能与城市形象。轨交15号线、市域机场线、银都路越江隧道等接连贯通,轨交19号线、23号线等“两路四线”工程持续推进,新建城市支路26条,智能停车泊位1348个率先全覆盖。如今的梅陇,凭借“七线汇聚”的轨交网络规划,正逐步形成“7线21站点”的密集交通布局,这一强大的交通优势,使梅陇不再仅仅是“闵行城区的一隅”,成为串联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大零号湾”区域的重要节点。

梅陇镇“7线21站点”轨道交通示意图(仅作示意)
民生优先——幸福清单暖人心
民生是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尺。五年间,梅陇镇推出了一连串硬核民生成果:新增就业岗位14755个,线下招聘会35场;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实现100%;上海市口腔医院(闵行院区)、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曙东颐养院建成运营正式启用,新增医院病床2519张、养老床位1366张;文体生活方面,“江南吃货节”美味飘香,“乐健梅陇”赛事激情四射,读书会、非遗工坊、文化客堂间遍地开花。全镇“15分钟生活圈”实现全域覆盖,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

曙东颐养院

天利·上高地绿地
智治提效——城市运行更智慧
城市有温度,治理有算法。在社会治理方面,“一网统管”实现镇域全覆盖,“一网通办”11个条线199项事项可掌上办理;智慧城管平台上线运行,“非接触式执法”“AI安防巡查”等创新落地,零发案小区占比高达97%,成功创建“上海市安全社区”。“十四五”设立专职消防队、24小时执勤战备。“梅语荟”“梅聆阁”等调解品牌在全国亮相,调解成功率高达93.2%,劳动纠纷下降44%。从“数字赋能”的精准高效,到“人文调解”的春风化雨,科技与人文双轮驱动,让梅陇的“治理有方”转化为居民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回首“十四五”,梅陇以厚积薄发的力量,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乐章;面向“十五五”,梅陇镇将在闵行区“南北辐射、东西协同、中城焕新”战略引领下,全面实施“北更、中增、南争”空间发展路径,并以坚韧的步伐,全面迈向商贸繁荣、产业兴旺的闵行中部总部经济集聚区!

梅陇淀浦河

梅陇夜景
时光为卷,实干为笔。“十四五”的五年,是闵行锚定全面建成“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的现代化主城区”目标奋勇前行的五年,也是这座上海地理中心枢纽门户蝶变跃升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闵行区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连续两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在这片热土上斑斓呈现。
10月27日起,“今日闵行”联合闵行区发展改革委推出非凡“十四五”、闵行这五年系列专题报道,与您一同回顾五年来闵行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带您循着奋斗的脉络,读懂这座城区的成长密码与幸福质感。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