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网红打卡点之间
藏着一座低调到
被上海本地人都“忽视”的
宝藏公园——古城公园
最近
好消息传来!
古城公园即将在11月底前
拆除围栏
并24小时全域开放!

其实自去年7月1日起
古城公园的部分区域
已经实行24小时开放
没有围栏的古城公园
将会有哪些改变?
黄浦区绿化市容局的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全域开放后的古城公园
出入口将从5个增加到7个
“2号门到3号门中间
3号门跟5号门中间
将新增两个出入口”
同时,拆除共计460米公园围栏,消除公园与城市空间的物理隔阂;新增29根一体化合杆及3根12米高的高杆灯,进一步优化园区照明与配套设施;在5号门、福佑路沿线及3号门区域新增约1000平方米的绿化,让绿色景观更显错落有致。
届时,市民朋友可以全天24小时
随时进入公园休憩
感受内外通透的古典园林意境
古城公园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东接外滩,南邻豫园
处于上海老城厢的核心地带
周边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
当你踏入古城公园的那一刻
又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

△ 视频截图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这里保留着
上海最早的一段古城墙
(明代城墙遗址)
以及护城河
人民路草坪溪流复刻
老城厢护城河的现代演绎


图 @旅游时报
还有能拍银杏和四件套同框的
绝美露台!
丹凤台曾是上海老城厢制高点!
前身叫万军台
取克敌万军之意
站在丹凤台上
可以和陆家嘴建筑同框
还可以和特色古城墙同框

图 @旅游时报
公园内共有
两块明代城墙遗址
一块就在丹凤台上
另一块在护城河边
用手触摸斑驳的砖石
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站在公园里
抬头是陆家嘴“三件套”
低头是斑驳的老城墙遗迹
新旧城市景观在这里
上演了一出默契的对话

平台的二楼
是公园里的一尺花园咖啡店
这里有个靠窗网红位
可以同框银杏

图 @一尺之间
公园内还深藏着
上海市中心最大的毛竹林
坐拥5000多根竹子
公园还开辟出了一条竹林小径
专门供市民慢走健身


△ 视频截图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竹林里还有个区域
至今仍留存着当时老城厢居民
拆迁下来的“灶披间”
(上海话:厨房)
小小的空间保留
唤醒着无数老上海的城市记忆


△ 视频截图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在翠竹掩映处
还矗立着一座灰白色现代建筑
这里曾是“沪南钱业公所”
——沪上最早的“银行俱乐部”
现在被改造成了胡问遂艺术馆
这里珍藏着
海派书法大师胡问遂毕生的艺术佳作

图 @上海黄浦
无独有偶,就在近日
曲阳公园历经三个月改造
也正式完工
通过 “拆墙透绿”
与局部24小时开放
打破公园与城市街区的物理边界
为市民新添一座
“不打烊”的城市花园
在功能布局上,公园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市民的需求。公园原有的杉树林被保留,优化了地被植物配置,增设漫步小径和休息座凳,为老年朋友提供了舒适的休憩、交流空间。
新增的儿童活动区占地约150平方米,地面铺装色彩明快,设有原木搭建的树屋滑梯,并融入攀爬网等趣味互动装置。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快乐嬉戏,看护的家长也能在一旁的座凳上休息。
周末将近
一起去公园打卡
美丽秋景吧~

“青声传韵 申声不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由团市委主办、喜马拉雅承办
从10月底持续到12月中旬
今日诵读篇目为
《墨梅》

扫描活动二维码
或在喜马拉雅App上搜索
【青声传韵】或【诵读经典】
可直达活动页
体悟传统魅力
挖掘现代价值
增强文化认同
厚植文化自信
一起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传承者、传播者
来源:东方网、上海黄浦、虹口文旅、上海虹口、上海智慧公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侬好上海等
责任编辑:张家宁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点亮
你还知道哪些宝藏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