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虹口 > 文章详情

城市温度的诗意表达:虹口“十四五”城市更新的民生和文化叙事|解读虹口“十四五”

转自:上海虹口 2025-11-21 10:49:37

“十四五”期间,虹口正经历一场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深刻变革。成片旧里蜕变为宜居新境,虹口借城市更新之力,将“补齐居住短板”与“提升城区品质”拧成一股劲,绘就二者同频共振的民生新图景

居住革命的深度实践

虹口的城市更新,是一场以民生为纸、以匠心为笔的深度书写。建筑蝶变的背后,是千家万户生活品质的悄然升华。

面对存量旧住房的改造提升,虹口区以“一户一方案”的精准落笔,勾勒出个性化改造的温暖图景。

△居民欢聚,喜迎签约生效

同心路990弄的蜕变,谱写了居住品质跃升的动人乐章。这片区域内规模最大的成片“小梁薄板”房屋区,曾经承载着几代人的居住记忆,也面临着新时代的改善渴望。面对产权结构复杂的现实困境,城市更新专班以多元共治破题,由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行业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力量,通过分组包干、上门走访,将全过程民主协商融入改造。

改造方案精雕细琢,从原先80余种参差房型中提炼出22种宜居户型,在保证公平性的同时,更注重居住功能的现代化提升。地下车库、充电设施等配套的完善,让小区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华丽转身。

在宝安路791号,改造工程也展现细腻。通过创新性的空间利用方案,不仅解决了整栋楼的功能提升,更将屋面渗漏、楼梯老化等“岁月痕迹”抚平。

从单一住房改造到整体社区提升,虹口的城市更新始终遵循着“人民城市”的建设理念。这四个字的“加减修整”,承载的不仅是建筑空间的有机更新,更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每个人的幸福感提升,是城市温度最诗意的表达。

共建共享的治理智慧

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源于科学有效的机制设计。虹口区探索形成的“党政领导牵头+专班统筹推进”模式,让资源整合与力量聚合成为可能。

在成套改造现场,更新专班应运而生,由街道主要领导坐镇指挥,房管部门与虹房集团专人驻点,问题当场拍板、困难即时解决。这种一线工作法,创造了同心路990弄项目签约首日即告生效的“虹口速度”。

深层来看,虹口将城市更新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美丽家园项目中,“三驾马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参与方案设计;成套改造过程中,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组成评议监督小组,全程参与签约选房。民主协商贯穿始终,让城市更新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变成了全民的“交响乐”。

在这种“交响乐”的叙事中,“十四五”期间,虹口区进一步提升旧住房修缮质量,“美丽家园”综合改造进入高质量、高标准的3.0时代。截至2025年上半年,虹口区累计完成各类修缮房屋544.9万平方米,基本覆盖全区售后公房及里弄房屋。

历史文脉的当代叙事

物理空间的焕新是表,文化灵魂的存续才是里。虹口的城市更新,在破立之间掌握着精妙的平衡。

其中,存量载体的功能蜕变,便是一曲“老歌新唱”的华丽乐章。雨花大酒店、宝隆宾馆等昔日的地标,通过精心的功能置换与转型,毅然告别过去的业态,植入了符合时代脉搏的新产业、新功能。从单一的住宿载体,跃升为融合商业、文创或社区服务的多元空间,重新成为城市活力网络的重要节点。

这股焕新的浪潮,同样涌动在规模更大的片区开发中。提篮桥片区的保护性开发,是一次为历史街区注入当代生命力的积极探索。在严格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导入文化、商业与创新业态,让其从一段值得铭记的城市记忆,转型为一个可以沉浸式体验、充满生机的活力街区。

虹口的探索,也体现在雷士德工学院旧址的焕新之路。这处近百年历史的瑰宝,凭借“修旧如旧”的匠心与“功能重生”的远见,成功转型为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荣获城市更新优秀奖。老建筑不仅是历史的容器,更是未来的孵化器,历史文脉与现代功能在此完美交融。

这些项目选择了一条有机更新、文脉延续的精致路径,让老建筑诉说新故事,让旧街区焕发新活力。漫步今日虹口,既可见北外滩摩天楼宇勾勒出的现代天际线,又能邂逅雷士德工学院里历史与未来的深情对话。

虹口,城市更新正在书写一场从“面子”到“里子”的全面革新,回望“十四五”,从旧里弄堂到宜居家园,从历史街区到活力空间,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内外兼修”的目标已清晰呈现。

记者:徐维晨

图片:上海虹口图片库

编辑:徐维晨

锚定“五个坚持”,绘就虹口“十四五”产城人融合新图景|解读虹口“十四五”
从“吃好”到“嗨聚”!社区食堂“老友记”:省钱,还能和老伙计天天约  | 答卷有温度
拥抱时代浪潮,交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答卷 | 解读虹口“十四五”
答卷有厚度,民生有温度!看“十四五”期间,虹口交出的亮眼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