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组织的信任和期待下,我们第四批驻村指导员接过助力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开启一场700多天的“冲刺战”。我走出区司法局机关,来到柘林镇迎龙村担任第一书记。

为什么迎龙村能从“贫困村”逆袭为“网红村”,带着思考我开始驻村之路。村内遍布小森农场、又见炊烟、烟渔菛垄、龙湖垂钓等文旅点位,龙舟赛、市农民运动会开幕式、一起去“村”游徒步等赛事活动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坐落于村内主干道上的乡村民宿“恋链轻舍”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带动了乡村旅游,也让当地村民实现增收。我想,迎龙村在乡村振兴中“破圈”而生就在于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胜势”,下一步,我将立足本村产业发展定位,争取引进更多优质项目,串联生态旅游路线,聚集联动效应,助力村级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近年来,迎龙村揽获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这也是遵循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必然结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瓶颈问题和治理难题,比如:“椿萱庭”宅基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问题;落实二轮土地延包试点中也会遇到共性和个性问题;如何有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妥善解决安全卫生、风险隐患、矛盾纠纷等新问题……都需要我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让依法治理成为乡村振兴最可靠、最稳定的强大助力。

乡村振兴不是“独角戏”,驻村帮扶也不是“单打独斗”。我将把握有限的驻村时间,秉承一代代驻村人的良好作风,立足迎龙村的特色和产业发展定位,当好派出单位和派驻镇、派驻村之间的桥梁纽带,把法治赋能落在结对帮扶的每一个项目中,体现在驻村工作的每一处细节处,真正以“小我”融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舞台”。
撰稿:张燕
•end•
往期精彩回顾
身驻乡村倾真心,聚力振兴务实干丨驻村手记
将脚印留在田间地头,把心声记于民情日记丨驻村手记
躬耕奉贤沃土,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丨驻村手记
新生力量下沉党群阵地,躬身实践绘就“为民服务图”——2025年奉贤区新录用公务员走进党群服务阵地
不要小看这份化验单!全区首张新版血脂报告单落地奉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