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咸菜铺走出的小伙再摘全运会柔道银牌!谢亚东:下届再来!

转自:上海嘉定 2025-11-19 10:50:52

在南翔集贸市场里,嘉定小伙谢亚东的父亲谢长松所经营的咸菜摊位,总是清晨5点就亮起灯。正是从这个飘着咸香的小小摊位里,谢亚东走上了全国体育竞技的最高舞台——第十五届全运会柔道男子90公斤级领奖台,摘得银牌。

11月17日上午,记者在菜市场找到了谢长松的摊位。他的手机屏幕亮着,画面定格在儿子谢亚东站在全运会领奖台上的瞬间——那是他这几天反复观看的片段。

咸菜摊前的决赛守望

决赛那天清晨,谢长松和往常一样,5点就来到摊位。不同的是,他特意把手机支在咸菜摊边。“后面几个摊位的老板都凑过来一起看,大家都很激动,不停地为亚东加油。”他边说,目光仍停留在手机屏幕上。

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他一边照看生意,一边紧盯着小小的屏幕。这样的“云观赛”,对谢长松来说已是常态。由于菜摊离不了人,八年前在天津现场看的那场比赛,是他唯一一次亲临赛场。

“现场看更紧张。”他回忆道,“柔道太残酷了,几分钟就结束,拿不到牌的孩子们都在哭。”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心疼,可他那么热爱,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总把担心挂在嘴边,不能给他添负担。”

儿子的每一场比赛录像,谢长松都会收在手机里反复观看。“这次全运会,我觉得他发挥得还可以,就是担心他对自己不够满意。”谢长松轻声说道,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赛后,谢亚东将迎来一段难得的休整期,谢长松也早已盼着儿子回家。“他每次回来,总爱到摊上转转,陪妈妈说说话,再帮我搬搬咸菜缸。”说起这些,谢长松眼角泛起笑意,“真希望他这次能多待两天,多休息休息。”

十六年柔道路的坚守

“他从小就很刻苦,十分懂事。”谈起儿子,谢爸爸的语气里带着平静的骄傲。1998年出生的谢亚东,12岁时被选入嘉定区青少年业余体校柔道队,从此与这项运动结下不解之缘。2011年,他凭借出色表现入选上海市柔道队集训,开启了职业运动员生涯。

“柔道训练又苦又累,受伤是常事,可他从来不说。”谢长松的这句话,道出了儿子十六年柔道生涯的坚韧。全国少年赛、青年赛、亚运会、世锦赛……他的履历上写满了征战足迹:2012年、2013年两度摘得全国少年锦标赛桂冠,2021年首夺全国锦标赛成人组金牌,同年亦在全运会赛场拿下银牌。而本届全运会,他再度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在国内90公斤级柔道领域的顶尖水平。

回顾刚刚结束的全运会,谢亚东坦言:“在技战术上确实没有完全打出来。”但与四年前首次站上全运会决赛舞台时相比,他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这一次更坦然、更冷静,更注重做好过程,而不是过分纠结结果。”

这份成长,源于连续多年比赛的积累,也来自这一年的密集备战。“全运会年大家都铆足了劲,今年差不多是以赛代练,打了十多次比赛,基本就是不断在比赛和训练中循环。”谢亚东说。

虽然时隔4年依然没能改变奖牌的颜色,谢亚东表示有些许遗憾,但他已经确定了下一个目标,要与同是柔道运动员的未婚妻互相支持,约定“再干一届”:“经过两届的学习和成长,不论身体还是心理都有提高,接下来会享受训练、享受比赛本身,下一届期待会有更好的表现。”

从菜市场的咸菜摊到全运会的柔道赛场,谢亚东用十六年时间,走出一条朴实却坚定的道路。正如柔道精神所倡导的——以礼始、以礼终,谢亚东的下一章,值得期待。

撰稿:席凌燕

摄像:金余凯(通讯员)

编辑:黄骊越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