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破题孤老群体“监护真空”,松江区完成首例老年人意定监护案例

转自:上海松江 2025-11-18 17:34:24

11月14日,中山街道72岁的无子女老人董先生在其外甥及居委会和社会组织“幸福时光”的支持下,完成了松江区首例意定监护公证,成为新修订《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施行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践案例。

此前,董先生因病行动不便,面临医疗照护与财产管理双重困境。居委会和“幸福时光”了解情况后,积极介入协调,联合社区相关部门组成专项团队,历时半年为其量身定制监护方案。通过入户沟通、法律咨询、资源链接及家庭共识搭建,最终促成董先生与其外甥达成监护意向,并同步确立遗产管理安排,实现了监护和遗产管理的双重服务整合。

作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街道,中山街道自2024年起由老龄委牵头,将辖区孤老、计生特扶家庭等特殊群体的监护工作纳入重点民生工程,并创新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此次实践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形成高效联动机制:由街道提供政策指导与资源平台,居委会发挥基层触角优势精准识别需求,“幸福时光”则依托专业能力承担风险筛查、需求评估、协议落实等核心工作,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提供法律保障,共同构建起“预防—干预—保障”全链条服务体系。

各方人员正在共议具体操作

该案例首创了“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运作、多方协同”模式,将抽象的法律条款转化为可操作的社区实践,并建立了第三方监督机制,由社会组织全程参与监护人履职监督,既保障老人自主权,又防范家庭纠纷。同时,该案例也验证了社会组织在老龄化治理中的专业价值,为破解“监护真空”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这一实践不仅为孤老群体筑起制度性保障防线,也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为全区提供了政社联动的创新范本。

■中山街道分中心供稿

■文字编辑 张小小

■栏目责编 李于伯 ■栏目主编 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