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进博会举办期间,位于新闻中心内的“上海非遗客厅”华丽亮相,其中就有由金海街道成功申报的非遗项目——羽毛镶嵌技艺。 第八届进博会新闻中心“上海非遗客厅”全景 “羽毛镶嵌技艺”是中华传统工艺的瑰宝,是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常用金属制作底座,并以羽毛进行镶嵌(非保护非保育养殖类飞禽自然脱落的羽毛),可以起到点缀美化首饰和摆件的作用,作品光泽感好,色彩艳丽。 羽毛镶嵌技艺作品 金海街道“羽毛镶嵌技艺”是由区级传承人沈佳琪传承,经过几年的学习积淀,她研究出多种羽毛渐变色叠贴技法、旋贴技法等等,于2018年创立翙咫品牌,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 翙咫工作室logo 本次在“上海非遗客厅”展出的作品是《福禄万代七凤镶多宝小冠》,此款凤冠是一个清代的半冠形制,采用了花丝镶嵌技艺、羽毛镶嵌技艺,再缀以宝石珍珠。中间的葫芦采用累丝工艺,葫芦旁有彩带,象征福禄万代的寓意,折射出中国人讲究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文化内涵。 据沈佳琪介绍,凤冠的羽毛采用蓝色、紫色为主,花丝镶嵌的地方多以轻薄为主。该作品需要镶嵌的底胎面积范围大,而鹦鹉羽毛细小颜色单薄,需要镶嵌出颜色统一和谐的效果是技艺的主要难点,极其考验制作者的耐心。最终耗时3个月的工期打造,其中一只凤凰就使用了100根左右的羽毛。 《福禄万代七凤镶多宝小冠》 毫无疑问,羽毛镶嵌技艺有着中国本土独特的表达方式与艺术构思,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与时代更替,其不同时期的工艺品,见证了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独特的发展方向和文化内涵。沈赟浩和沈佳琪在保留技艺的传统性的同时,也做到了材料的更新迭代,使用非保护非保育养殖类飞禽,使得技艺能更好地得到延续。 在进博会这个联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窗口,羽毛镶嵌技艺正借助“场景化体验”与“生活化转型”,让更多人关注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以愈发亲切、灵动与开放的姿态,为文化自信落下生动注脚。









•end• 往期精彩回顾 本周六摩登田野SHOWTIME!800架无人机惊艳南上海,酷炫灯光秀点亮摩登之夜→ 难以取舍!这些文创作品也太卷了!终极PK,由你决定→ 金海街道新一期重大工程进展出炉!看看有没有你家附近的→ 上海明确: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可免征增值税!处长详解→ 大学生体验物业24小时后,他的看法彻底变了丨了不起的物业“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