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最近,新华社、央视都关注扎根在闵行的这对夫妇→

转自:今日闵行 2025-11-11 17:18:55

“如果没参加进博会,我可能早就博士毕业回国,过着和家乡小伙子一样的普通生活。”第八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的达达公司展位,孟加拉国小伙萨夫一边整理着手工黄麻地垫,一边感慨。从2018年至今,他和妻子唐河创办的达达公司从未缺席任何一届进博会,这场盛会不仅改变了他的创业轨迹,更让他在上海闵行扎根,收获了事业、家庭与深深的归属感。

八年进博之旅
贸易增长、业务多元

2017年萨夫与妻子唐河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求学。初到上海时,他们在闵行租房定居,2019年女儿在这里出生,让这片土地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福地”。“在闵行住了8年多,跟进博会一起成长,女儿出生、我们求学毕业,这里满是回忆。”萨夫说。他们一家人很喜欢上海,闲暇时,萨夫会带家人去闵行科创公园散步,他还特别喜欢中国港台地区歌曲。

和家人一起在闵行科创公园

创业的起点始于第一届进博会。那年,萨夫夫妇创立了达达公司,带着孟加拉国特色黄麻手工艺品参展,拥有了第一批客户。“没进博会就没这个机会,刚开始真的不容易。”萨夫坦言,最初的业务只有地毯、篮子、小动物挂件等手工制品,全靠夫妻两人打理。随着一届届进博会的参与,客户资源越来越广,不仅覆盖中国各地,还延伸到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多国。

事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萨夫的工厂曾整整一年没有订单,却要承担高额的工资等费用,女儿当时才两岁,生活格外艰难。那段时间他在孟加拉国的中国工厂短暂工作维持生计,但始终没有放弃与进博会结识的客户保持联系。2022年他重返中国重启贸易,凭借积累的客户资源和口碑,生意迅速回暖并越做越大。“进博会带来的不仅是客户,更是长久的信任与情谊。”

是进博会的平台效应,让两人的事业不断“升级”。一方面,通过进博会积累的订单让达达公司贸易额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进博会还带来了新的贸易伙伴,使公司得以拓展新的业务。去年的进博会就让他们结识了新的合作伙伴,达达公司开始将来自孟加拉国的海产品、牛百叶等产品卖给中国客户。

达达公司的管理团队从一开始只有萨夫唐河两人,到如今已有30余人,工厂也由一家变成三家,吸纳了3000多名工人,其中大部分是女性,不少工人的生活因这份工作得到改善。“原来她们生活不太好,现在能供孩子上学、买新房子,看着他们的日子变好,我也开心。”萨夫说。今年进博会期间,新华社、央视都将镜头对准了他们,让更多人了解了这对夫妇异国创业的故事。

产品展示之外
更带来异国文化体验

今年达达公司的展位上,展示了很多已签单的样品,还有想看看市场反馈的新品。“哎呀!今年又有新物件来了。”上海人刘先生从事纺织行业,是达达公司黄麻手工艺品的老主顾,从第二届进博会开始光顾,至今已有七年时间。最初他偶然路过展台,被摊位商品吸引,此后每年展会都会特意前来,为家人和朋友选购。

今年的新品地垫,配色很受欢迎

刘先生觉得,市面上手工制品不少,但这里的手工艺品兼具天然材料与民族特色,风格独特且在其他地方难寻,“之前选购的物品送人后都被大家称赞,现在每年来进博会都必须来达达这里看看,都成习惯了。”今年展会期间,看到摊位商品摆出不少新款,刘先生和太太一起仔细挑选,爱不释手。

除了黄麻手工艺品,今年达达的展位更添别样风情——带来了多款孟加拉国传统乐器。唐河在现场即兴弹唱,独特的旋律与精美的手工制品,吸引不少人驻足。“想让更多人了解孟加拉国的文化,也让展位更有温度。” 唐河说,这份文化分享也让客户们更愿意深入交流,不少订单就在轻松的氛围中达成。

羿女士就被孟加拉国的文化吸引了,“路过这里被吸引了,产品很有巧思。”在唐河的帮助下,她还学着将孟加拉国传统服饰“莎丽”穿在身上,“不仅手工艺品精致,传统服装也这么有韵味,我来进博会就是希望可以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羿女士很惊喜。

羿女士体验“莎丽”服饰

在闵行工作生活

想一直扎根下去

谈及未来,萨夫和唐河都充满期待:“明年肯定还来进博会,工厂会带来更多新品,也会继续把家乡的文化体验带来。”萨夫正忙着办理一些手续,为明年女儿上小学做准备。“我已经从上海交大博士毕业,还获得了创新创业奖,唐河目前还在上海交大读博。一路走来,我们获得了很多的支持,这里的前景越来越好,我想一直扎根下去。”萨夫说。

萨夫唐河与女儿

萨夫和唐河很相爱,萨夫自称是企业创始人,妻子唐河是企业CEO,当记者问起在闵行居住多年,接下来是否有置业打算?萨夫看向妻子唐河,“我有这个想法,具体选择还要老婆说了算。”唐河则笑答:“你买了送给我就好。”夫妻俩现场撒糖,让记者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幸福。

从零起步到全球订单,从单一黄麻制品到多元产业布局,从留学生到企业家,萨夫唐河这对夫妇的成长轨迹与进博会紧密相连。八届坚守,进博会不仅是拓展商机的平台,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改变命运的契机。上海闵行的烟火气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让这对异国创业夫妇,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归属感。

记者:崔松鸽 臧尊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