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阶段,根据市委、市政府规划部署,复兴岛正锚定“数字智能岛、设计艺术岛、人民城市岛”的目标定位,全力打造国际创新创业岛。
今天(11月8日)下午举行的“相遇进博 复兴未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复兴岛创新创业集聚区推介专场活动上,杨浦向全球释放明确信号,复兴岛正加速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资源对接的多元化扶持体系,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集聚区。


近年来,杨浦发挥“大学+大厂”特色优势,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主导、以“智能+”“互联网+”为基础支撑的“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截至去年,杨浦数字经济企业超过8200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杨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天炜表示,杨浦在全市率先发布的《杨浦区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建立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指引》,已初步构建出“总体有力、灵活有度、协同耦合、互为支撑”的政策矩阵。

在产业政策维度,杨浦围绕在线新经济、智能制造、创意设计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出台了《“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产业集聚发展若干政策》《杨浦区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专项支持。科技政策方面,推出《杨浦区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杨浦区股权投资聚集区建设方案》等,推动资本与创新深度融合。外资政策着力吸引总部企业与研发中心落地,人才政策则持续打造“人才秀带”品牌,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迎战略机遇,定位“国际创新创业岛”

今年7月8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城市空间治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暨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6——2027年)》,明确提出复兴岛“吸引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着力打造开放型创新创业集聚区”的要求。今年9月24日,《上海市黄浦江滨江中北段专项规划》公示,复兴岛被正式定位为国际创新创业岛。
岛上约30万平方米存量工业建筑和约2500间预留人才公寓,将成为空间再造与人才导入的重要禀赋优势。先期规划利用5万平方米工业老厂房,面向全球遴选优秀运营机构,打造多元化、超活力、自生长的复兴岛超级科创企业孵化集群。

围绕复兴岛建设,杨浦初步构想从六个维度构建支持政策体系。
创业环境:提供阶段性房租减免,发放新质秀带创新券,降低企业智能算力成本;
孵化品牌:对引进的国内外知名孵化机构加大运营补贴力度,加强对孵化机构的引育奖励;
创新主体: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打造标杆应用场景,帮助企业申报各类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
创客生态:集中推进上海创客学院、高校联盟建设,支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共性技术平台等创新平台;
金融赋能:发挥股权投资集聚区优势,联合区内外金融机构,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
人才集聚:构筑人才雁阵,加强创业人才培育,做好全方位人才服务保障。

推介专场签约环节,近20家中外企业与杨浦区达成战略意向合作,合作领域覆盖金融赋能、科创研发、专业服务、国际合作及城市开发等关键方向。这场签约并非合作的“终点”,而是复兴岛与全球伙伴“双向奔赴”的起点,更是进博会溢出效应与区域创新活力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
据悉,为持续营造复兴岛创新创业氛围,杨浦将于11月18日至22日举行2025(第十九届)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系列活动,届时将有涵盖高校、大企业、投资机构、科创平台等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的近40场活动在岛上集中举办。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杨浦将首次举办复兴岛科创孵化大会,邀请全球知名科创孵化机构及相关企业共同研讨。
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与空间载体陆续投用,复兴岛正逐步成为上海提升城市活力、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大支撑。
文字 | 宋玥
编辑 | 郑潇萌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