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八届进博会上,除了前沿科技与全球商贸的精彩展示,更有一群被称为“小青苗”的志愿者正默默服务。在青浦区委社会工作部携手团区委、各街镇、上海政法学院及吴江、嘉善两地的共同努力下,共招募1327名城市文明志愿者,他们驻守在10个服务站、72个服务岗和97个服务点位上,用细致入微的服务温暖着八方来客。
在诸光路徐民东路西面南侧的志愿服务点位上,来自青浦区中核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的王芷若正以她的方式传递着进博温度。相比往年,本届进博会新增小语种翻译志愿者与医疗保障点位,构建“语言+医疗”双支撑服务体系。作为一名德语翻译志愿者,她认为:“虽然英语很普及,但当德国友人听到熟悉的母语时,那种亲切感是无可替代的。”这是她第一次服务进博会,主要负责为过往行人提供交通指引和信息咨询,用专业能力为国际友人带来更贴心的服务体验。

来自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国际医疗部的韩国医生朴永镇也是其中一员。已有15年中国从医经验的他,是志愿服务的“老朋友”。“我们不仅提供测血糖、量血压等基础服务,也配备了急救包,并会定时巡逻,全力守护大家的健康。”朴医生表示,虽然参加过别的博览会,但是首次参与进博会,却已被这里的氛围深深感染,“往后每年,只要有机会,我都要来!”
除了这些遍布会场的城市文明志愿者,进博会还活跃着一支专业志愿服务力量。他们经过严格选拔,以更高专业水准为进博会提供深度服务。经过市委社会工作部广泛动员和区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推荐,最终青浦区有2名优秀志愿者入选专业志愿服务队。

来自东炬律师事务所的胡晓雪就是其中一员。作为专业志愿者,她扎根贸易投资对接会现场,承担翻译服务。“志愿服务中最具挑战的,是要在沟通间快速精准传递双方的核心诉求。”她分享道。在服务一位泰国食品调料参展商时,她精准传递从产品特色、保鲜技术到关税政策等核心细节,促成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进博会不仅是商机对接的‘超级纽带’,更让‘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在一次次跨越国界的对接中得到生动诠释。”胡晓雪期待明年能继续用专业能力为展会的“开放之约”贡献力量。

从指引咨询到专业对接,从多语翻译到医疗保障,这群“小青苗”以真诚微笑和扎实服务,汇聚成一片生机勃勃的“志愿林”。他们在进博会的每个角落书写着暖心故事,让世界看见:进博会不仅汇聚全球商机,更洋溢着跨越国界的真情与温暖。

记者:孙旌豪
摄影:孙旌豪
编辑:俞静彦
责任编辑:胡军军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