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山海同心!首届“珠峰·申情”购物节在大学路启幕

转自:上海杨浦 2025-11-08 19:44:35

当雪域高原的格桑花邂逅申城的玉兰花,一场跨越“珠峰云海”与“申城烟火”的消费主题活动在沪拉开帷幕。

今天(11月8日)下午,由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联络组共同主办的首届“珠峰·申情”购物节暨日喀则高原特色商品“藏品入沪”主题活动,在杨浦区大学路热烈开启。活动旨在通过推动“高原好物”与“申城生活”的双向奔赴,助力日喀则特色产品深入上海市场,进一步深化沪藏两地的产业协作与文化交流。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张国华,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卢伟,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上海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联络组组长沈敏,上海市杨浦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尼冰等领导出席开幕式。与会领导共同为“珠峰·申情”购物节启动,沈敏、尼冰先后致辞。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杨浦区自2016年起与日喀则市拉孜县正式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九年来,两地跨越山海、心手相牵,在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技术赋能、品牌塑造等各方面持续深化合作,结出丰硕成果。杨浦与拉孜的协作,已成为沪藏对口支援的精彩缩影。

本次“珠峰·申情”购物节的举行,正是要将始于“手牵手”结对帮扶的山海情谊,拓展为发展同频、优势互补、愿景相融的互利实践,让沪藏资源在科技、市场与品牌的催化下迸发更大能量,推动沪藏两地情谊愈加深厚、合作日益坚实。

开幕式上,日喀则国家级非遗“拉孜堆谐”表演率先登场。来自拉孜县的学生们身着民族服饰,以灵动的舞姿,将日喀则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瞬间点燃现场气氛。

作为本次活动亮点之一,多款日喀则特色新品在开幕式上集中亮相。8家日喀则企业带来的“拉孜扎念琴”“拉孜菜籽油”“首圣仙果沙棘饮品”“亚东鲑鱼罐头”“艾草系列产品”“森嘎神源天然山泉水”“萨迦喜马拉雅藜麦”“馨满大地藏香”“桑桑金丝牦牛肉干”“野生黑木耳”等日喀则高原特色好物,在全国范围内首发上市。

这些源自世界屋脊的天然珍品,以纯净原料与独特工艺,为申城市民带来耳目一新的消费选择,展现了日喀则产业创新与品牌升级的最新成果。

活动现场,首批“藏品入沪”推荐官正式官宣。来自上海的籽岷、陈一漫与来自西藏的米玛仓决、索片、嘎玛群宗等5位人气大V及主播获颁聘书。

未来,他们将携手推广日喀则特色产品,通过内容创作等方式“种草”高原好物,带领观众深度体验藏文化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跨越山海的沉浸式旅程。

为进一步拓展沪藏在公益、电商、助农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活动现场正式发布了上海-日喀则消费帮扶计划。合作涵盖电商销售、直播推广、公益帮扶、产学研合作等多个领域:

美团联合壹基金持续推进“美团乡村儿童操场公益计划”,助力乡村儿童快乐奔跑、健康成长;上海市直播电商联盟推动两地电商资源对接与产业协作,为日喀则电商发展注入新动能;美ONE依托“寻美扶优”赋农计划,助力日喀则特色产品走向更广市场;得物策划的“得‘藏’好物”专项致力于推动日喀则品牌触达更多年轻消费群体;同济大学设计工作营聚焦产品包装升级,以美学赋能提升“藏品”市场竞争力;联劝公益的“一个鸡蛋”项目守护日喀则乡村儿童健康成长;上海农商银行则依托“心家园”平台,让高原好物直达上海市民身边。主办方希望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为日喀则的产业升级、市场拓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除消费帮扶计划外,开幕式上还同步启动了首批东西部技术成果转移计划。上海技术交易所将依托上海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优势,精准对接日喀则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科技创新为高原产品赋能,为当地产业升级注入强劲技术动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开幕式后,作为本次购物节的“重头戏”,日喀则消费帮扶专场市集也在当天火热开启。11月8日至9日,大学路上20多个特色摊位和4大主题展示区,将集中展示来自雪域高原的有机农产品、非遗工艺等原汁原味的“藏品好物”,并通过“线下体验+线上直播”双向联动,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让上海市民近距离感受日喀则产品所蕴含的高原生态魅力与千年文化底蕴。

文字 |汤顺佳

图片 |王寅冬

编辑 | 查艺宁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