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用艺术照见未来,“艺道大咖”第五季第三期活动举行

转自:上海静安 2025-11-07 22:18:17

11月6日,静安区名片文化项目——“艺道大咖:米雪对话海上文化名人访谈”第五季第三期活动在大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本期活动特邀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知名国画家冯远与现场观众共同回顾四十余载创作历程,深度探讨艺术在当代的责任与挑战。“艺道大咖”项目总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出席活动。

北大荒的青春岁月如何在心中埋下关注“人”与“土地”的创作火种?

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为个人艺术创作提供了怎样丰沃的艺术滋养?

……

访谈中,冯远结合个人艺术生涯的几个关键“原点”,将自己数十年的艺术创作历程,以及艺术风格与精神世界的形成过程娓娓道来,并重点讲述了如何在历史巨构、古典诗意与现实关怀等不同题材中寻找主线,实现向“重、拙、大”民族美学精神的回归。

在与主持人米雪的对谈中,冯远还围绕“时代的精神图谱”这一核心命题展开思辨。

“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孤芳自赏,

而是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频共振。”

冯远说,由自己策划并推动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正是这一理念的宏大实践。这项美术创作工程并非简单的历史插图,而是以视觉史诗的形式,凝聚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为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树碑立传。艺术家既要忠实地成为“历史的记录者”和“集体记忆的建构者”,更要勇于并善于成为“时代精神的提炼者”与“审美高度的坚定守护者”。

艺术教育体系应如何重塑?

年轻一代又该如何在多元价值中确立自身的文化坐标?

在谈及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这一话题时,冯远分享了自己关于美育本质与精神接力的思考。他强调,艺术教育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场关乎文化信念与精神格局的漫长修行。

据悉

“艺道大咖:米雪对话海上文化名人访谈”项目由上海新晋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并连续五年获得静安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五年来,廖昌永、朱洁静、陈家泠、韩天衡等21位美术界、音乐界及戏剧界大咖先后走进“艺道大咖”,真诚分享各自的艺术人生故事,为社会公众提供艺术启迪,更为静安区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精神动能。

记者:邢蓓琳

编辑:叶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