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三农 > 文章详情

曲龙飞:以“整村运营”之笔,描绘东厍村“满山乡遇”新图景

转自:上海三农 2025-11-04 20:15:12

在7月29日成功举办的2025上海市农村创业大赛决赛中,来自青浦的“用心陪伴,才是真和美”、松江的“松江区泖港镇童乐琴农产品加工项目”从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分别斩获乡村休闲旅游赛道、农产品加工赛道的一等奖。让我们一起走进“用心陪伴,才是真和美”项目“主理人”曲龙飞的故事。





青浦区练塘镇东厍村的清晨,在水系环绕的乡间小道上,时常能看到曲龙飞的身影。他时而驻足观察民宿改造的工作进展,时而与早起的村民寒暄问好唠家常。这位扎根于此两年多的“新村民”,正用他的智慧和汗水,一步步将心中的“乡遇”蓝图变为现实。从2023年初满山与东厍村“双向奔赴”签订整村运营协议,到如今项目荣获2025年上海市农村创业大赛乡村休闲旅游赛道一等奖并吸引八方来客,曲龙飞和团队走过的,是一条融合了设计师理性与创业者激情的乡村运营之路。


厚积薄发

从规划师到乡村整村运营的探索者


曲龙飞与乡村的缘分,并非一时兴起。二十余年的城乡规划工作经历,让他对土地、空间和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2015年开始,他与设计公司的伙伴们开始更深入地投入到乡村领域的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乡村项目经验。


“此前我们考察了二十几个村子,”曲龙飞回忆道,“最终选择东厍村,是一种‘双向奔赴’。”在他这位规划师眼中,东厍村仿佛一张理想的画布: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底色,纵横的水系是脉络,古桥古寺非遗是底蕴,而错落的民居与淳朴的民风,则让一切构想得以落地生根。


2023年初,东厍村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全面启动,满山公司于同年5月与村委签署整村运营框架协议,曲龙飞与团队伙伴全身投入,年底正式发布“满山乡遇”品牌,开启了东厍村整体活化与发展的新篇章。


模式创新

“三位一体”与“三方共赢”的实践


“满山乡遇”东厍村项目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核心在于其深刻的模式创新。打破了传统乡村文旅项目单一业态、单一收益的窠臼,构建了一套可持续的整村运营体系。


在顶层架构上,他们确立了“企业运营+集体统筹+村民参与”的铁三角模式,形成了发展合力。企业与村集体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明确权责利:企业负责前期投资、整体运营、品牌建设和客源导入;村集体统筹资源、协调关系;村民则通过闲置房屋出租、农产品销售、本地就业、集体分红等多渠道增收。


基于此,曲龙飞团队打造了“居住+餐食+体验”三位一体的核心业态矩阵。在居住方面,打造乡野民宿集群,首开区3栋民宿已试运营,明年“五一”目标达40-60间客房;在餐食方面,构建本土食材与养生膳食体系,与村民共享菜园,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直供,德国西餐厅、乡村私房菜、乡村汉堡店等已陆续营业;在体验方面,精心设计了涵盖中医养生、健康疗愈、户外运动、艺术人文四大板块的精致康养体验业态。


针对乡村文旅平日及淡季经营难题,曲龙飞及其团队展现了其商业模型的巧思。他们将乡村振兴与银发经济紧密结合,主打“精致康养”,吸引高净值的“乐活一族”作为平日至淡季的核心客群,有效填充非周末时段;而以都市白领、亲子家庭、艺术爱好者为主的常规客流则覆盖周末及节假日,实现了客群互补与全时段消费覆盖。


IP赋能与资源活化

让乡村“走出去”


满山团队深谙品牌营销之道。他们巧妙利用东厍村原有的380亩花卉资源,成功策划并打造了“乡遇东厍绣球花节”这一IP品牌。2024年首届花节,三天吸引游客超4万人次,直接消费额达40余万元;2025年第二届,游客量突破7万人次。一时间,“到东厍看绣球花”成为沪上乡村旅游的新风尚。


“很多人都是因为绣球花而知道东厍村,甚至来到东厍村的。”曲龙飞说。花节IP的成功打造,不仅瞬间提升了东厍村的知名度,极大地带动了客流和消费,更避免了“千村一面”的同质化问题,让乡村凭借独特魅力真正“走出去”。


此外,项目积极引入多元业态和优质资源。村里第一家餐饮店——由一位在“满山乡遇”品牌发布会上被东厍村发展所吸引的外籍人士开设的披萨店,就是一个生动的注脚。叶辛书院、沪剧大师工作坊、乡村中医生活节等文化项目的签约落地,则为东厍村注入了持续的文化活力。


“整村运营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份责任,一种对乡村未来可能性的探索。”曲龙飞表示,“用心陪伴,才是真和美。” 这份“陪伴”,体现在他与村民共同算好的每一笔收益账里,凝结在日渐丰富的业态与节节攀升的客流中。如今,东厍村这幅“满山乡遇”的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而曲龙飞和他的团队,也已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乡野,准备将这份“陪伴”的温度,传递到更多渴望焕发新生的村庄。














文字:郁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