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主办,健康界承办的“2025亚洲医学周暨全球医学开放合作复旦中山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以“立足中国、辐射亚洲、链接全球”为宗旨,汇聚中国、法国、美国、新加坡、日本、泰国、印尼、越南、瑞士、波兰、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医院管理者、医学专家与产业领军人物,共话医学创新与全球合作的新视野、新思路、新路径。

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单位,中山医院紧扣国家医学中心十大功能定位,以创新为引擎,以开放促共赢。医院自2018年创办“亚洲医学周”以来,持续将其打造为高水平开放共享的国际平台。如今该平台已成为上海提升医学科技创新与协作水平的重要支撑,更持续为亚洲乃至全球卫生健康事业注入“中山动力”。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伟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张英副秘书长、赵丹丹书记、陈志敏副校长发表了致辞,共同展望医学合作的广阔前景。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致欢迎词,开幕式由中山医院院长周俭主持。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英致辞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致辞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致辞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致辞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主持
开幕式期间,中法“加速康复外科(ERAS)”国际培训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山医院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院共同推动,标志着两国在外科康复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将为亚太地区ERAS理念的普及推广与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主论坛环节紧扣“医学创新与实践”核心议题,围绕国家政策解读、国际经验分享、跨国合作深化、核素药物应用、医疗质效平衡及企业价值共创六大维度,实现全球视野与中国智慧的深度交融。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国家社会健康部Claude Lavigne分享法国卫生体系建设经验;新加坡保健集团国际合作办公室、新加坡保健集团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术医疗中心London Lucien Ooi介绍新加坡保健集团国际合作的战略实践;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Sean X.Yan聚焦放射性核素药物“既能‘看见’,又能‘治疗’”的创新应用作分享;厦门长庚医院院长蔡荧煌分享了长庚医院及台湾地区医疗机构推进医院质量管理的深度思考;迈瑞医疗高级副总裁李在文以产品创新为切入点,提出医疗企业价值共创的新使命。该环节由中山医院副院长仓静、孙益红共同主持。
深度对话环节聚焦“新时代全球生物医学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彬、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秦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闵建颖、法国欧中公共卫生学院瑞士办事处负责人雷萍、泰国卫生部国家急诊医学研究所Phichet Nongchang教授等嘉宾展开思想碰撞。各位专家立足行业前沿,分享实践经验、剖析现存挑战、共商破局之道,观点交锋间共识频现,为现场观众呈现兼具深度与广度的思想盛宴,该环节由中山医院宋振举副院长主持。
此外,大会还设有两个分论坛,分别以“智”领医学未来和“精”进医疗前沿为主题,从更多元的视角、更立体的角度为与会者带来医学人工智能研讨沙龙与前沿领先技术大师讲坛的深度讲解。在刚启幕的中山医院“元医疗模拟实验室”,分论坛创新性设置沉浸式研讨环节,与会者在智慧服务、智慧重症、智慧管理、智慧检验等多个场景中沉浸式体验、深度研讨,现场互动热烈,反响积极。会议同期召开2025亚洲护理大会,大会以“智慧·创新·融合”为主题,共同探讨新时代护理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为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亚太地区医学创新协同的关键纽带,亚洲医学周以“立足亚洲,放眼全球”为核心视野,通过“跨国界、跨领域、跨学科”协作持续拓宽全球医疗合作版图。未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将携手全球伙伴,深度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先进医疗理念与技术的国际转化,在赋能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同时,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更强劲的“中山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