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闵行田间出现一幅“可以吃的艺术”:在上海农娱果蔬专业合作社,由生菜新优品种拼组成的巨幅图案,引得众人驻足。这并非一场普通的艺术展,而是10月30日在闵行开展的一场上海生菜新优品种推介会的现场一景。本次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了58个各具特色的生菜新优品种,更通过田间观摩、舌尖品鉴与学术论坛,全方位呈现了科技赋能生菜种业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58位“选手”同台竞“鲜”
生菜除了食用还能做什么?在上海农娱果蔬专业合作社,农田化身为天然画廊,一幅用不同品种生菜“绘制”的巨幅画卷徐徐展开:浅绿色的“沪芊”为底,深紫色的“缤纷5号”勾边,再点缀上深浅不一的绿与红,共同拼组成“SAGC”“闵行三农”“种动员”的字样和植物幼苗的图画。这片农田,成为了本次活动最吸睛的“打卡点”,也是闵行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巧妙“点睛之笔”。

而在上海丰伟果蔬专业合作社,这里俨然成了一个生菜品种的“超级赛场”。58个新优生菜品种整齐“列队”,接受专家与种植户的检阅。从经典的翠绿到惊艳的深红,从舒展的散叶到挺拔的罗马生菜,形态各异,色彩纷呈。大家穿行田间,端详、比对,探讨种植要领。这些生菜“选手”各有所长,或在抗病性上表现优异,或在耐寒耐热能力上出类拔萃,等待着行家的慧眼识珠。

观摩之外,关键还得过“舌尖”这一关。在新优品种品鉴区,气氛瞬间被点燃。“沪芊”带着微甜的清香,“缤纷3号”口感脆甜,“缤纷5号”则因富含花青素而备受关注……“这个口感好,适合做沙拉!”“那个颜色漂亮,做餐饮点缀肯定受欢迎!”“还有生菜固体饮料和吃生菜的鸡下的蛋!”全区十余家蔬菜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参加了此次活动,品鉴者们细细品味,对比讨论,欢声笑语中,生菜的品质与风味得到了最直接、最真实的评价。

科技为引擎
智慧农业赋能“从实验室到餐桌”
这些表现优异的生菜品种,均源自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科研心血。它们的成功亮相,离不开闵行区重点打造的浦江种源孵化社这一关键“摇篮”。该基地集生产示范、科学研究、农业培训于一体,是连接实验室与田间地头的重要桥梁。通过政府搭台,基地已与上海交大、市农科院等多所高校及企业合作,成功推动了包括种源创新、智慧农业在内的20余个农业科技项目落地。

在同步举行的专题学术论坛上,专家们分享了《生菜种源的创新与实践》和《生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等前沿内容,为在场的种植户和从业者打开了智慧农业的新视野,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每一颗优质生菜的背后,都凝聚着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结晶。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生菜界的“新星”早已在闵行区悄然崭露头角。今年,生菜新优品种已在尚品颛溪、北外附属田园高中、正义园艺等6个点位成功开展示范种植。从专业合作社到校园田园,这批新品种正以其优良的特性,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为后续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闵行将依托种源孵化平台,积极对接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搭建的高水平产业发展交流体系,在市级技术部门与科研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持续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高效向田间地头转化,让更多“上海出品”的优质生菜将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为市民的“菜篮子”增添更多色彩、健康与美味。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