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沪宁区域是长三角产业创新核心承载区,建筑领域的绿色低碳改造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升级的重要路径。普陀区作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重要节点,正积极发挥区位与资源优势,为区域建筑领域零碳转型注入普陀力量。

活动现场
近日,“存量更新·零碳未来”2025沿沪宁绿色低碳建筑科技创新大会在普陀举办。大会紧扣“城市更新”与“零碳目标”,搭建起沿沪宁区域绿色低碳建筑创新交流的“桥梁”,更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与协作共识,为存量建筑零碳改造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参考。普陀区相关部门、沿沪宁区域行业专家、绿色建筑低碳科技企业及用能单位等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会上,多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从模式创新、技术应用、项目落地等维度,分享绿色低碳建筑领域的前沿探索。在存量建筑改造模式领域,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会长陈宏分享了建筑节能改造5.0模式,以“被动式技术+光储充一体化”为核心,实现从“主动节能”到“源头减碳”的跨越,覆盖设计、施工、运营全链条能耗管理,为存量建筑零碳转型提供系统性框架。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医疗事业部设计总工宁嘉益则分享“首个被动式低㶲零碳运行改造建筑实践案例”,通过实际项目数据,展现零碳改造在医疗建筑场景的落地成效。

交流分享
低碳建筑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绿色材料与能源管理方面的支撑,来自普陀及沿沪宁地区的中国建材、南京祥泰系统科技、迪亚爱柯节能科技分别聚焦自身专业领域分享了玻璃材料创新驱动建筑零碳探索、建筑业能源托管实现能效提升、绿色科技在保温材料研发与应用中的突破等前沿观点。
普陀区近年也涌现出不少标杆性绿色低碳项目,比如,9月正式开园的普洛斯上海新西北物流园一期通过节能建筑、光伏设施以及海绵城市、雨水回收等生态绿建,多元举措实现运营净零碳排放。现场,上海海屹建筑设计根据项目实际,展现了智慧化技术在物流园区零碳改造中的应用。在类似的基础设施与系统技术方面,南通沪望塑料科技针对“海绵城市数字化智能防排水系统技术”展开讲解,为城市排水系统节能降耗提供技术参考。
圆桌研讨中,各领域专家进一步以“存量建筑绿色低碳改造实践与零碳未来发展”为核心议题,围绕存量建筑低碳改造的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构建、跨区域技术资源共享与产业链协同路径、零碳建筑运营阶段的能效监测与优化方案展开深度对话。来自上海、无锡、苏州、南通等地的行业专家纷纷表示,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深化跨区域行业协作,共享技术资源、案例经验,打通“技术研发-案例实践-需求对接”链路,为沿沪宁城市存量建筑低碳改造提供“技术+服务”一体化支持。
记者:钱佳莹
编辑:尉澜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再添Top赛场!2025上海Top Run 10公里精英赛报名开启!
普陀 你好 | 九九重阳,长长久久!
上班累了?下楼“充氧”!普陀这里为白领打造区内首个微高压氧舱共享空间
把便民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长风各社区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提示】注意!虹桥机场所有国内航班面向无托运行李旅客的截载时间缩短至起飞前30分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