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潮涌浦江·投资虹桥”2025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投资促进大会在虹桥会议中心举行。大会向海内外投资者全面展示了商务区的澎湃活力与无限商机,释放出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强烈信号,诚挚欢迎国内外企业家朋友共享虹桥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商务区新一批总部企业代表获得授牌。
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总部经济因其独特的价值而始终被置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的战略重点。据了解,最近一年,商务区累计引进培育市级认定总部企业56家,年度营收规模超2800亿元,其中超千亿级企业1家、超百亿级企业7家,涵盖了光伏储能、智能汽车、数字经济等核心产业,呈现出鲜明的产业特征与国际化特色。此次扩容后,虹桥的市级总部企业大家庭成员增至283家,较2020年增加了210家,使其作为上海总部机构增长最快、最为集聚的热点地区之一的地位更加凸显。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作商务区主旨推介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在主旨推介中表示,当前多重国家战略叠加赋能,赋予了虹桥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功能和引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定位。面对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虹桥正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加快把“大虹桥”建设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的“极中极”、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
他指出,虹桥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成效显著、潜力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今年增速不断创新高,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商贸展会创新发展,城市品质持续提升;虹桥功能平台加快建设、集成融合,赋能企业国际化发展,总部引育集聚明显,国际化综合服务要素齐全,科创策源示范引领;虹桥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虹桥作为长三角经济地理中心,坐拥上海国际化资源禀赋,背靠长三角广阔市场,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含金量高的政策优势、便利度好的环境优势、竞争力强的人才优势。
据介绍,2024年商务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002.43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7.4%;税收收入首次迈上500亿元新台阶,四年年均增长16.9%;进出口商品总额也达到856亿元,四年年均增长高达37.3%。这一强劲增长的势头在今年得以延续。今年以来,在外部环境多变的情况下,区域经济持续上扬,1-9月社消零售额470.1亿元,同比增长18.1%;外贸进出口额736.3亿元,同比增长15.6%;规上工业总产值516.5亿元,同比增长19%;引进千万级以上重点项目616个,投资总额346亿元;新增法人企业数7137家,同比增长18.4%;新增常住人口超7.4万,1-8月实到外商投资额高位增长71.9%,彰显了作为上海强劲活跃增长极的坚实韧性。
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作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片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介
在商务区的发展版图中,先导产业是重要的增长极。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更是备受关注。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在商务区闵行片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介中表示,目前该区域已构建起一个从上游研发创新,到中游生产制造,再到下游销售服务的运转顺畅的产业生态系统,有力地加速了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正是基于这一坚实基础,闵行区将致力于将该区域打造成为“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链接全世界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制造高地和服务高地”。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详细规划分院副院长解读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专项规划
大会邀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详细规划分院副院长解读《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她表示商务区规划始终围绕国家战略任务的叠加升级而不断完善,相关规划成果已于今年7月30日正式获批。以规划为引领,着力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打造成为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发展示范区,建设面向全球的国际开放门户、人文生态的绿色发展城区、活力策源的科技创新平台、链接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和智能低碳的未来城市样本。进一步强化跨界联动;塑造吴淞江-苏州河世界级滨水示范区;完善全域公园体系;建设开放联通的全球枢纽门户;建设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创新引领的高端产业集聚区;提供高品质的产业承载空间;加快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提升地区功能融合复合。如今的虹桥是一个融合了“商务、会展、生态、生活”等于一体的“国际开放门户”新标杆。
本次大会的签约环节,是虹桥强大“引力场”效应的集中展现。仅今年1-9月,商务区就已引进千万级以上重点项目616个,投资总额达346亿元,新增法人企业数7137家。现场,闵行、长宁、青浦、嘉定四区政府与一批重点企业代表进行集中签约。这些项目精准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将成为注入区域发展的新动能与源头活水,有力支撑虹桥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
会上,8个特色产业园区项目宣布启动建设,覆盖大健康、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科技服务业、时尚设计等新兴赛道和未来产业。这些园区将以点带面,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示范引领效应强的标杆,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目前,商务区已集聚专精特新企业超7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300家。光伏储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正呈现出集群式、全链条发展的强劲态势,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产业大脑”正在加速形成。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正围绕“四高五新”产业定位,前瞻布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保时捷、阿维塔等10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已在商务区新设研发中心,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
当前,虹桥正整合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全力打造服务企业“走出去”先行区,推动商品、资本、人才、数据、技术等资源要素跨境流动自由化便利化。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统筹外事、法律、财税、金融、经贸、物流、海关、贸促等领域服务资源,贯穿企业出海全流程、全链条,已形成“长三角制造+虹桥服务+全球市场”企业出海新模式。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设立海外人才直联平台,为国际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试点外国人电子口岸签证,落地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推出APEC商旅卡45天极速办功能。虹桥海外贸易中心升级启用新空间,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地区的48家国际投资贸易促进机构入驻,链接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海内外企业间信息互通、渠道互荐、资源互惠。如今,虹桥已经集商务会客、参展办展、招引国际人才、对接专业服务、拓展国际业务、拓宽融资渠道、高效整合上下游全产业链于一身。
随着本次大会上一系列重点产业发布、重点项目签约、特色园区启动,一个更高能级、更具活力的“国际虹桥”正乘势而上,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查阅更多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进展
资料来源:上海虹桥
编辑:谢真
*转载请注明“上海发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