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点不晚
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中风等)每年导致全球近1800万人死亡,是当之无愧的“头号杀手”。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开展了一项大型研究。
团队收集了50多万人的健康信息,这其中,有10万多人同意戴上一种叫“加速度计”的装置(类似智能手环),连续7天24小时监测他们的身体活动,并把这些人分成四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
过早睡(早于10:00):风险增加 24%
11:00~11:59 睡:风险增加 12%
午夜后才睡:风险增加 25%
换句话说,“最佳入睡时间窗口”就是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
Kaplan–Meier曲线展示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随时间推移的情况,并根据睡眠开始时间进行了细分
研究还发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可能更敏感地受到睡眠时间的影响。对于女性而言,无论是过早睡还是熬夜到午夜后,风险都显著增加。尤其是午夜后才睡的女性,心血管风险竟然比“10~11 点”组高出了63%!
健康时报图
而对于男性而言,只有“过早睡(早于10:00)”才显示出风险增加(17%),熬夜影响不如女性明显。研究者提出了几种背后可能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研究人员控制了其他变量(比如睡眠时长、规律性、肥胖、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个“U 型关系”依然存在。这意味着:入睡时间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风险因素。
1 把握黄金入睡时段
尽量让自己在晚上10~11点之间入睡。避免长期熬夜到凌晨,也不要过早躺床硬逼自己睡。
2 保持作息规律
不要频繁“熬夜+补觉”,规律的生物钟对心脏更友好。
3 改善睡眠环境
睡前少刷手机、避免强光和咖啡因。保持卧室安静、凉爽。睡前做些轻松的伸展、阅读或冥想。
4 别忘了整体健康
睡眠只是心血管健康的一环。饮食均衡、坚持运动、戒烟限酒同样关键。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更需要规律睡眠来减轻心脏负担。
好睡眠,是心脏的守护伞。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常常牺牲睡眠去工作、娱乐,但身体的代价是长期累积的。虽然熬夜不等于一定导致心脏病,但“睡个好觉”绝不是小事。
01
今年以来,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南京照相馆》等优秀影片带动下,国内电影市场红红火火,中国电影海外市场也取得可喜成绩。截至10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合计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近期,北京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机构相继启动旗下直销银行、信用卡及生活服务类App的功能迁移与关停。【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10月21日,哈密市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为人民服务”航标被破坏一事调查进展情况的通报→【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02
10月20日,上海市教委印发《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学位供给、教学改革到特色办学全方位发力,目标是建成“公平、优质、多样”的高中教育体系。【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上海市教委介绍,2025学年徐汇区教育系统教师招聘工作启动,本次招聘中学、小学、幼儿园、职校等教师共计453人。【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近日,国家文物局、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位于上海普陀的“真如寺大殿·古银杏”成功入选,成为上海唯一上榜的组合。【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03
据北京汇文中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并经记者向北京市体育局求证,乒乓球奥运冠军丁宁已任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校长。【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新学期开学,不少高校宣布缩减毕业所需的总学分,重新设置课程内容。当学分缩减,大学教育将“增加”什么?缩减学分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明明昨天还正烈日当空,短袖配着雪糕,一觉醒来,无痕切换成“入冬模式”,气温骤降。有些同学细心地观察到,校园正紧随“潮流”,悄悄地更换自己的“季节穿搭”,一起来看看吧→【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天元术”由哪部著作系统论述?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