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分论坛在徐汇区举行。会上,全市首个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徐汇区在构建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生态方面迈入系统性升级新阶段。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一级巡视员、副局长余晨,徐汇区副区长魏兰等领导出席活动。
论坛现场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及强市建设示范城区,徐汇区持续夯实知识产权保护根基,为区域创新生态注入强劲动能。目前,该区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商标集聚度稳居全市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总量位列中心城区第一。全国首批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在此完成,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徐汇区服务站已投入运营,在数据要素领域实现率先突破。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在徐汇的蓬勃发展,知识产权服务需求日益迫切。锚定打造全国人工智能高地的目标,徐汇区连续多年承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仅用38天便建成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目前,区内已集聚15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755家大模型企业,备案大模型数量达62个,占全市总量的61%,产业总产出突破千亿元规模。为推动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深度融合,徐汇区顺势成立上海首个数据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联盟,以及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发展中心、保护专业委员会和运营联盟。
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密集布局的基础上,徐汇为何在高地上再建高峰?分论坛发布的《知识产权赋能徐汇区域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调研报告》给出答案。数据显示,2024年徐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利占比达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成,其中围绕大模型等生成式AI技术的专利申请量较2023年增长约30%,申请主体数量增长约46%,凸显该领域已成为区域创新最活跃的增长极,产业集群效应加速显现。
蓬勃的创新活力亟需更精准的知识产权服务支撑。徐汇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应运而生,整合区法院、检察院、商务委、公安分局、司法局、文化旅游局、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徐汇海关及徐汇公证处等9大部门集中办公,为企业提供涵盖创造、保护、管理、运用、服务的全链条综合服务。中心每周将举办1~2场政策宣讲、行业交流、专题沙龙及技术路演等活动,精准匹配不同产业和企业的多元需求,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徐汇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揭牌仪式
“对网络游戏企业而言,游戏版本更新中的人物设计、音乐配音均涉及知识产权。过去需要在不同部门间奔波,耗时耗力。如今‘推开一扇门,解决一揽子事’,从政策动向、法律咨询到资源对接,再到近期徐汇发布的《网络游戏企业商业秘密管理规范》,精准回应了企业迫切需求,让我们倍感踏实。”某知名网络游戏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全链条保护中心选址徐汇区漕宝路650号知汇大厦一楼,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汇聚了总部型、链主型企业及众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与专业服务机构。在此设立保护中心,可将服务直接送达企业“家门口”。同时,中心与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中心及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等市级核心机构仅一街之隔,形成“上下楼”即达的知识产权服务垂直生态圈。企业无需四处奔波,在相邻楼宇间即可完成快速维权、专利预审、数据确权等全链条服务,实现从“物理集聚”到“功能协同”的跨越。
徐汇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是贯通创新链、产业链与资金链的战略枢纽。据悉,徐汇区将以构建全链条、全周期专业治理体系为目标,擦亮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两张“名片”,形成“技术创新+知产保护+数据驱动”的复合型竞争优势生态闭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双向赋能。
记者:解景昇
编辑:罗时珎、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